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规范先行,全程护航;MDT共筑个性化方案

2025-11-03作者:曹正歌资讯

9.17 金句海报.jpg

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四位肺癌领域专家就多学科协作、复发耐药治疗、分子病理及影像技术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现提炼核心要点如下:

谢丛华教授(肿瘤科)强调MDT团队协作的核心价值。通过影像、病理、外科等多学科联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既遵循NCCN等循证医学指南,又充分考虑患者并发疾病、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因素。目前该院MDT覆盖率已从初期10%-20%提升至98%,实现全流程管理。针对早期肺癌,推荐可耐受手术患者优先选择手术治疗,不适宜手术者则采用SBRT治疗。

胡卫东教授(胸外科)指出肺癌复发需多学科综合干预。复发后应通过影像及分子检测早期发现,根据复发部位和特征制定局部治疗或药物联合方案。对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需结合病理分子特征综合运用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患者体质,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促进学科间深度协作。

杨桂芳教授(病理科)系统阐述了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包括免疫组化、FISH、PCR及NGS等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流程,强调通过多平台验证、人员培训及质控体系确保检测准确性。特别指出ALK/ROS1等驱动基因在肺癌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并详细说明其临床检测路径及病理分类标准。

曹毅嫒教授(影像科)重点介绍了转移监测与AI应用进展。脑转移首选磁共振增强检查,骨转移需结合骨扫描、CT、PET等多模态影像综合评估。AI在病变初筛中表现优异,但需与人工复核结合以提升特异度。未来研究方向将聚焦影像组学与基因组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多模态融合分析及个性化治疗推荐。

本次访谈全面展现了肺癌诊疗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多学科协作成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了科学严谨的学术参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