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10月24日,“齐智华夏-白求恩·原发性肝癌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总结交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樊燕荣理事长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汇聚了国内肝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总结了“齐智华夏”真实世界研究项目的丰硕成果,并深入探讨了肝癌治疗的前沿进展。
会议伊始,会议主席蔡建强教授首先发表开场致辞。蔡建强教授指出,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全国36家(最终27家)中心成功收集并质控了上千例高质量的中国肝癌真实世界数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这一数据库的建立,为国产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对未来中国原研药物的发展、诊疗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乃至国家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意义。最后衷心感谢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齐鲁药业以及所有参与中心的专家团队为此付出的巨大心血。
蔡建强教授
樊燕荣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齐智华夏、肝愈新生”这八个字代表了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心愿——汇聚集体智慧,寻找更优的治疗方案,让更多肝癌患者获得新生。樊燕荣理事长指出,项目历时近四年,不仅是对科研的考验,更是对所有参与专家的检阅。项目最终取得了圆满收官,不仅建立了中国肝癌患者数据库,更凝聚起了一支敢于探索、勇于担当的科研团队。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搭建公益平台,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樊燕荣理事长
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健国教授对“齐智华夏-白求恩·原发性肝癌专项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总结及成果汇报。
项目背景:我国肝癌负担较重,中晚期肝癌治疗依赖靶向药物。2021年原研仑伐替尼专利到期后,国产仑伐替尼药物的“疗效一致性”亟需真实世界数据(RWS)来证实。
项目设计:该项目由蔡建强教授作为总PI,旨在通过前瞻性收集国产仑伐替尼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案数据,建立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库。
数据质控:项目开发了“齐智华夏APP”用于数据录入,原始字段多达505个。面对初期数据缺失的挑战,项目组与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专家合作,将字段优化至343个“最小子集”,并通过持续培训和大数据监控,最终获得了1000例高质量、高完整性的病例数据。
疗效数据:在此真实世界队列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7.0个月,一年的总生存(OS)率高达97%(0.97),一年PFS率为16%(0.16)。
周健国教授总结道,国产仑伐替尼在真实世界中的数据表现与原研药物(REFLECT研究)的数据相近,且安全性良好。项目还催生了12项开放性子课题,并成立了数据库管理委员会,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健国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翟医蕊教授带来了题为《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精彩报告。翟医蕊教授指出,尽管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有约25%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治疗选择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VP4)的患者,生存期极短,且常在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被排除或获益有限。因此,探索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模式尤为迫切。传统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易导致放射性肝病。翟教授团队基于肝脏“并联器官”的解剖学特性,独创了“类手术精准放疗”技术。该技术能确保足量的正常肝脏体积“不沾染”低剂量射线,从而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证了肝功能安全。
翟医蕊教授
在第一环节的媒体访谈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曹景玉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跃伟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周健国教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针对“如何看待该项目中仑伐替尼治疗方案在中国肝癌患者中的中位PFS达到了7.0个月,1年的OS率更是高达了97%”的提问,曹景玉教授表示,RCT筛选严格,而真实世界研究(RWS)更能反映真实临床实践。这项研究覆盖了最真实的患者群体,其数据结果(PFS 7.0月,1年OS 97%)给了临床医生“说话的底气”,使其能自信地向患者推荐国产优质药物。当被问及“项目的历史意义”时,蔡建强教授指出,“齐智华夏”项目意义深远:它构建的肝癌真实世界“数据基石”,能为国家推动优质医疗方案下沉提供决策依据;为临床科研搭建了高质量平台,助力发出“中国声音”;并以循证数据支持优秀国产药物的推广,促进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张跃伟教授分享了“齐智华夏”项目数据收集的“三大困难”:疫情的阻碍、患者既往治疗的复杂性,以及患者(尤其是外地和好转患者)的“随访失访”问题。他表示,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团队的巨大历练。作为《肝癌电子杂志》的代表,周健国教授表示,杂志社作为共同发起方,见证了项目汇聚了学术平台、公益基金和医药企业,推动中国肝癌诊疗规范化与数据共享的全过程。此次总结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将依托该数据库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发出中国肝癌领域的学术强音。
从左至右依次为曹景玉教授、蔡建强教授、张跃伟教授、周健国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振教授分享了《组合抗体肝癌治疗新进展》的学术报告。黄振教授回顾了肝癌系统治疗的进展,从早期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局限性,到“靶向+免疫”和“双免”联合疗法的突破。现有双免疗法(如HIMALAYA研究)虽有效,但CTLA-4抑制剂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齐鲁药业研发的“艾托组合”并非传统的双特异性抗体,而是由“同一细胞株”产生的两种独立抗体(PD-1 IgG4 + CTLA-4 IgG1),按2:1的黄金比例配比。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靶点结合,又避免了双抗的空间浪费和毒性叠加。在H-308研究中,“艾托组合”联合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展现了高达40%的客观缓解率(ORR)和98%的疾病控制率(DCR),且安全性可控,为肝癌治疗带来了强效、持久且安全的新希望。
黄振教授
在第二环节的“专家视角”讨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李建军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栾晓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永琨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张伟教授围绕组合抗体和联合治疗发表了深刻见解。李建军教授结合临床应用指出,“艾托组合”在真实世界中已展现出良好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凸显了其药物结构改造的优势。栾晓峰教授作为外科医生,表示高度关注新疗法带来的转化治疗效果,并期待未来能更多地学习和应用组合抗体方案。孙永琨教授强调,肝癌治疗已进入“双免治疗”或“免疫组合”时代,“艾托组合”将两种抗体合二为一的设计,为长期用药提供了便利。同时,H-308研究探索的“双免+靶向+化疗”模式,为肝癌的整体治疗带来了深远影响。张伟教授提到,相较于早期双免方案,“艾托组合”在ORR和PFS上表现优异,且不良反应更低。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建军教授、栾晓峰教授、孙永琨教授、张伟教授
会议最后,会议主席樊燕荣理事长为会议作总结。樊燕荣理事长再次感谢所有专家的辛勤付出。本次盛会全面展示并高度肯定了“齐智华夏”项目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肝癌医学发展、科研进步及提升患者诊疗价值上的卓越贡献。专家们的躬耕不辍,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基石。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将继续携手领域内翘楚,为助力我国肝癌事业迈向国际前沿而奋斗。未来,基金会必将恪尽职守,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共筑“健康中国”的宏伟篇章贡献坚实力量。
樊燕荣理事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