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转阴”后还有必要打疫苗吗?多久才能产生抗体?官方回应来了!

2022-12-27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指导专家:北京佑安医院  李侗曾


1

如何判定自己已经转阴?


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首先是症状要好转,比如体温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的症状已经消失或者是明显缓解了。如果是有肺炎的,CT上肺部的病变也开始有好转。


另外是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这两次要间隔24小时以上,或核酸的CT值大于等于35,这样才符合转阴条件。


2

转阴了就没有传染性了吗?


目前认为如果满足以上这些条件,传染性就已经非常低了。


如果仍有咳嗽症状,在返回工作岗位以及外出探亲访友的时候,还是建议戴口罩,尤其是在养老院、医疗机构等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一定做好防护。


如果要探视高龄老人、婴幼儿,最好等发病时间超过10天以后,同时满足转阴的条件,才认为没有问题。


3

网传“阳性之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所以阳康以后一周左右最有可能二次感染”,这是真的吗?


这是不准确的。


特异性抗体确实是两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病毒进入人体的那一刻,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一个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但并不是说这两周内就没有保护力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病毒再进入体内,它能够很快被清除掉,反而相对不容易被感染。所以不存在说两周内容易感染,这个说法不准确。


总体来说,感染之后时间越长,体内的抗体水平越低,感染的风险才会越大。


4

如果有一个家庭成员已经转阴康复了,这时候照顾其他阳性家人,还会被传染吗?


刚感染之后,对这个病毒是有免疫力的,再感染风险很低,所以完全可以去放心地照顾其他的家人。


5

有人阳康之后仍觉得胸闷气短虚弱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在感染时会出现高烧、全身肌酸痛、乏力,出汗多,头痛咽痛等症状,还有一些人会持续有这种身体乏力虚弱,甚至胸闷的一些症状,通常在两周内可以缓解。


如果觉得自己状态还是不太好,可以多休息几天,或者复工以后,又发现自己身体比较乏力,也可以再休息。对于年轻人免疫功能正常的,绝大多数两周内就能够基本上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了。


但是千万不要刚一康复,就立刻从事非常繁重的工作,或者是立刻去剧烈运动、健身,我们还是要循序渐进,一旦发现劳累出虚汗这些问题就赶紧休息。


6

有人说“感染过一次新冠之后,就等于接种过一次新冠疫苗”,阳康以后可以放心了吗?


肯定不能用感染来代替疫苗!但是它确实可以起到疫苗的作用,短时间内不会再感染。但这不代表感染过一次之后就可以“彻底放飞”了。


首先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感染之后对这个病毒相近的变异株有交叉保护,但是如果病毒继续变异,或者是一些关系比较远的毒株,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冬春季还有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所以还需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


7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


康复之后,一般获得的保护力可以持续3个月到6个月,年轻人可以在6个月以后再去接种一次加强针。老年人因为保护力比较短,可以在三个月以后再去加强一针。


8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确实有。有人可能感染过一次原始毒株,又感染过一次德尔塔毒株,又感染了一次奥密克戎毒株。根据国外报道,感染过两次的确实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就比较少,但是也有。感染四、五次就非常罕见,是一些个案的报道了。


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保护,再感染的风险都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ND



推荐阅读

☞剖宫产瘢痕妊娠,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图看懂子宫输卵管造影

☞ 确诊百日咳,看这几个指标

☞ 医生为什么喜欢查血常规?

☞ 手术室实拍『剖宫产』全过程

☞ 3天还是5天?阿奇霉素最优方案怎么选?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