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3月29日,以“呐罕·无界”为主题的2025年罕见病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论坛汇聚了医疗机构、专家学者、患者组织及社会爱心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致力于打破边界,进一步探讨罕见病的可持续保障,规范罕见病的筛、诊、治、管、研,以期实现我国的罕见病防治体系“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的持续完善。
此外,凝聚“百万分之一”的超罕见病患者群体心声、旨在提升社会各方关注的“超罕见病IP标识”也在会议期间正式发布。
值此会议之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阙呈立教授接受采访,围绕庞贝病的个性化诊疗、全程管理及早期筛查等关键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为庞贝病诊疗提供思路和方向。
阙呈立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呼吸生理 间质性肺病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生理和肺功能学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间质病学组成员
请问您是如何发挥您的专业专长为庞贝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管理方案?在优化患者长期管理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分享?
阙呈立教授:在神经肌肉病领域,呼吸科在多学科诊疗(MDT)团队中占据核心地位。无论是神经肌肉病还是免疫相关疾病,心脏与呼吸功能往往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关键因素。针对庞贝病患者,呼吸科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流程。
问诊与查体后,我们首先开展全面的呼吸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测作为基础,通过评估通气功能、呼吸肌力等指标,精准掌握患者呼吸功能状态。睡眠监测评估亦不可或缺,因睡眠呼吸问题在庞贝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可能进一步加剧病情。此外,膈肌超声检查为评估呼吸肌功能提供了直观依据,尤其对膈肌受累明显的庞贝病患者,可清晰观察膈肌运动情况,为后续治疗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监测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患者当前症状,更依据检查结果提前给予呼吸指导。如对可能需夜间无创通气的患者,提前告知家属并指导使用无创呼吸机。病情进展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通气时间,必要时考虑有创通气。决策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患者意愿,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中,康复科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与康复科紧密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康复治疗。针对呼吸功能受损患者,指导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呼吸康复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以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因营养对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治疗与管理。
对于已经插管上机的庞贝病患者,他们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脱机。您认为脱机需要做哪些监测,有哪些指征能够证明患者可以脱机?脱机后的评估周期如何安排?
阙呈立教授:插管上机患者拔管有严格指征。首先,患者感染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分泌物减少,这是拔管的前提。其次,需通过膈肌超声等检查评估膈肌力量。若膈肌力量恢复良好,且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提高,则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临床医生还会进行辅助评估,如漏气实验、自主呼吸实验等,观察呼吸指数等指标。这些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状况,为拔管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庞贝病患者,即使成功脱机,仍建议使用无创呼吸机。因从有创到自主呼吸的过渡对神经肌肉病患者较为困难,无创呼吸机可提供更稳定的呼吸支持。
在脱机后的评估周期方面,临床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脱机初期,密切监测呼吸功能状况,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随着病情稳定,逐渐延长评估周期,但仍定期复查,确保呼吸功能持续稳定。
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庞贝病患者,家人或患者本人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在护理上有哪些要点?
阙呈立教授:无创呼吸机使用初期,患者可能不适应,尤其是恐惧呼吸机的患者,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和家人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呼吸机压力调整。随病情变化,呼吸机压力可能需相应调整。患者应定期复查,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压力参数。高级呼吸机具有自动记录功能,可上传数据供医生参考,为治疗与管理提供便利。
二是气道通畅。保持气道通畅是无创呼吸机使用的关键。若患者有痰液潴留,应及时排痰。家人可帮助患者拍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患者有咳痰能力时,应鼓励主动咳痰。
在居家护理方面,家人需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状况和呼吸机使用情况。发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同时,呼吸机面罩和管道需要定期清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如何能更早地发现有呼吸系统问题的患者,避免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
阙呈立教授:确实,很多晚发型庞贝病患者在早期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直至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才被发现。为更早发现这些患者,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临床观察能力。呼吸科医生接诊时,应仔细观察患者呼吸方式、频率等指标。庞贝病患者呼吸方式可能与慢阻肺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不同,可能表现为呼吸浅快。查体时,可发现如躺下时腹部受压出现呼吸困难等线索。
二是重视检查。对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分析检查结果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如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但二氧化碳正常,且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则应考虑神经肌肉病可能。
三是加强科普宣传。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庞贝病的认识和了解。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庞贝病症状和危害,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同时,可开展筛查活动,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便更早发现患者。
MAT-CN-2508567,有效期至2027年5月 预计批准日期2025.5 v1.0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