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马玉婉
肿瘤患者血糖升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关系密切,中国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肿瘤治疗过程中,许多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师可能会忽视血糖管理,然而已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风险均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患者中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比例亦明显升高,且高血糖和糖尿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患肺癌合并糖尿病的人群生存期明显缩短,生存率均明显下降。肿瘤患者治疗本身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合并高血糖可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患者确诊癌症后,会降低对糖尿病的关注度而对降血糖药的依从性较差。
本文将针对肿瘤患者合并高血糖时的血糖管理进行简要说明。
主要原因
肿瘤患者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方面,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以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已有研究表明:与既往无糖尿病和肺癌的人群相比,既往有糖尿病的无肺癌人群肺癌的发病率更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部分肿瘤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例如:包括小细胞肺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异位分泌肿瘤通过改变人体激素分泌诱发胰岛素抵抗,引起糖代谢异常,血糖升高。肿瘤细胞可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此外,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如:紫杉醇、培美曲塞等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来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减少组织对糖的利用和加速肝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化疗药物如铂类药物、环磷酰胺等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损伤胰岛β细胞。
诊断标准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是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过程中导致的高血糖以及肿瘤患者合并已知的糖尿病状态。
其诊断标准参考高血糖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血糖水平>7.8 mmol/L。动态监测血糖水平若明显高于此水平,则提示可能需要治疗。
另外建议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对于既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若HbA1c≥6.5%,提示已存在高糖状态。
管理目标
癌症患者存活率日益增长可能受益于糖尿病的良好管理。
恶性肿瘤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为三层,对不同的患者据其具体情况有着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大致为:
对于病情稳定、预计生存期长(超过5年)的患者,建议执行严格血糖控制,即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1~7.8 mmol/L,HbA1c:<7 %。
对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人群,建议控制血糖为一般目标,即控制空腹血糖:6.1~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0.0 mmol/L,HbA1c:7.0~8.0%。
对于易发低血糖(<3.9 mmol/L)或并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糖执行宽松管理目标,具体如下表。
药物及生活方式
对于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治疗上首先仍建议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
另外对于持续高血糖患者,还要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
◆目前有数据证明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预防肿瘤的效果,暂时缺少关于降糖药物促肿瘤发生或治疗肿瘤的确切证据。对于既往应用降糖药物且血糖控制稳定者,建议可继续延用;对于血糖控制欠佳者,建议内分泌科协助用药。
◆胰岛素的应用建议用于治疗持续性高血糖症,从血糖>10.0 mmol/L开始。一旦开始胰岛素治疗,对于大多数肿瘤合并高血糖患者,指南建议其控制目标为一般。
◆鉴于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高血糖,对此应予以警惕,并建议进行更频繁的血糖监测。在周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建议患者在疗程开始时显著增加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的剂量,并在停止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迅速减少剂量。
无论何种情况,根据糖皮质激素剂量和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若未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其控制目标通常为一般。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在进行肿瘤专科定期随访时,应同期至内分泌代谢专科就血糖控制及其他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定期随访,防治高血糖及其相关并发症。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治疗也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
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