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郑敏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王某,性别:女,年龄:41岁,G2P2A0,医源性绝经。
2018.07.27 :因“发现盆腔包块”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式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
术后病理:双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右侧输卵管、大网膜、腹膜可见癌组织。
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IIB期”。
病史
2018.08.01:开始辅助化疗:“紫杉醇脂质体+卡铂”×2+“紫杉醇脂质体+卡铂+贝伐珠单抗-安维汀”×2+“紫杉醇(国产)+卡铂+贝伐珠单抗-安维汀”×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克艾力)+卡铂+贝伐珠单抗-安维汀”×1。
末次化疗时间:2018.12.12,肿瘤标记物一直正常,定期复查。
2019.01:开始口服奥拉帕利 #300mg bid po 至今。
基因检测
BRCA1检出已知致病突变。
2019 V1 NCCN指南,已推荐奥拉帕利用于BRCAm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
结论
对于新诊断的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史无前例地提高了PFS达将近3年。
在奥拉帕利组,2年后的生存曲线仍无改变,这提示停药后仍有明显获益。
PFS2的显著延长,提示奥拉帕利并未削弱患者从其他治疗手段中的获益。
奥拉帕利普遍耐受性良好,这与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对于新诊断的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应考虑成为铂类化疗后的标准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