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免疫治疗?让中肿专家带您规避误区!

2019-12-05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专家规避误区

1.png

       不少肿瘤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的一大误区:迷信昂贵保健品。

2.png

3.png

4.png

       确实,近两年肿瘤的免疫治疗非常火,火到有患者一来就要求免疫治疗。但免疫治疗并非在所有瘤种都有适应证,很多瘤种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更恐怖的是,有一些中药或者中成药打着免疫治疗的旗号夸大其功效。

5.png

       经常有患者和家属会认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主动要求开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在院外购买一些标榜能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炒的比较热的比如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等。而让我们扼腕的是,很多患者宁愿花重金购买这些昂贵的药材,也不愿接受正规的治疗。

6.png

       肿瘤专科医生告诉您,免疫系统相当于我们的边防战士,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异常的细胞,将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免疫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异常细胞逃脱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目前免疫治疗药物开发的理论依据,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来克服免疫逃逸。免疫治疗是通过免疫系统达到对抗癌症目的的治疗方式,也是生物治疗的一种。

7.png

8.png

9.png

       有的患者每天补充一大把冬虫夏草,认为可以有效提升机体对抗癌症免疫力。但实际上,除非能保证冬虫夏草的质量,否则吃这么多可能还有害处。


       过去有不法商人为了给冬虫夏草增重,会往里面塞牙签、铁线,现在这些方法不好用了,不法商人又有新招:先把冬虫夏草煮水,自己喝了,然后再用金属水浸泡来增加重量,这样的冬虫夏草,吃了还不如不吃”。


       灵芝孢子粉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肿瘤保健药。张蓓指出,从药效上来说,灵芝孢子粉属于比较好的保健品,适合大部分病人。然而,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相差太远,有的“三无”产品实际上只是把灵芝打成粉。


      “灵芝的木质结构很难消化吸收,还没做手术的肠肿瘤患者,肠道本来就有一个肿瘤,再吃了这些可能会引起肠梗阻。”她提醒,保健品也要根据自己的病种和治疗时机,慎重选择。


      “在化疗期间、手术过后,确实可以多吃点补气补血的食品,但是在完成所有治疗、病情进入稳定期后,很多肿瘤患者实际上是不需要过于进补的。以‘粗茶淡饭’为好,当然也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张蓓主任补充,枸杞、淮山、党参等健脾补气、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10.png

11.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营养科叶文锋副主任指出:“癌症患者能否服用保健品补充营养”的问题,他认为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癌症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属于可接受范围,患者本身是不缺乏营养的;二是所服用的保健品不会导致胃肠道副作用,不会影响患者进食。总的来说,肿瘤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给方式。总之,不要轻信昂贵中药的免疫疗效,中肿的几位专家说了,规范化治疗、均衡饮食最重要。

12.png

1、食物多样化,可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多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可以适量常吃鱼、禽、蛋和瘦肉;


5、烹调食物过程中,减少油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6、保证足量的饮水,三餐的分配也要合理;


7、同时也要坚持运动,尽量保持健康的体重。

13.png


文 / 综合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妙手回珍、健康有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