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科研力量 | “MDT科研赋能”多领域创新赋能,谱写皮肤科发展新篇章

2024-05-31作者:小奇资讯

kv.jpg

“中国科研力量—皮肤科国际对话系列项目”旨在通过多种活动,推动皮肤科规范化诊疗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完善专科能力建设。作为该项目的子项目之一,5月25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科研力量-多学科科研赋能”特应性皮炎(AD)专场学术交流会议。会议就AD治疗目标、如何做好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科研、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在狼疮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写作和投稿注意事项等主题进行学术分享;并对不同学科长期使用JAK抑制剂的注意事项和多学科间如何实现科研共创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场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苏惠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叶玲娜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曹恒教授中华皮肤科杂志周良佳编辑担任讲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程浩教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单筠筠教授担任讨论嘉宾,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讨论,帮助与会医生全面了解AD的治疗目标、免疫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探索方向以及如何发表科研论文,从更多维度促进皮肤科医生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


qrcode.jpg
中国科研力量——皮肤科国际对话项目问卷
期待您的填写~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目标:MDA



·

9W4A3046.JPG

苏惠春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苏惠春教授指出,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从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等多个方面困扰患者,目前的治疗未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在AD治疗过程中,使用达标治疗(T2T)有助于优化AD的长期治疗结局。MEASURE-AD 研究发现仅有少部分患者在第6个月达到所有治疗目标,可见多维度控制疾病对优化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AHEAD共识建议将达标策略与共同决策相结合,实现最佳目标,达到MDA,优化AD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统一的MDA疾病评估标准并进行监测。2022年一项中国AD专病管理与诊疗现状调查显示,约85%的医生认为小分子口服药物如JAK抑制剂的上市将助力AD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中-重度AD患者MDA实现率更高,可维持至第52周,实现MDA可以优化中-重度AD患者的整体疾病管理。


如何做好IBD的临床科研



·
·

9W4A3379.JPG

叶玲娜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叶玲娜教授以邵逸夫医院在IBD领域的临床科研进展为例,介绍了邵逸夫医院在IBD的临床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营养支持治疗、深静脉血栓风险以及治疗药物的风险观察性研究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数据。可见,临床科研是临床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医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高层次问题。做好临床科研首先立题要源于临床,来自真实世界的医疗需求,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直接服务于患者的治疗。


此外,叶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临床科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个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需要精心设计,确保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多中心乃至国际间的合作也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关键。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影响力,还能通过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推动研究水平的提升。


叶教授还特别提到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能够深化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为治疗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未来IBD研究的重要方向。


CAR-T治疗在狼疮中的应用进展


9W4A3459.JPG

曹恒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曹恒教授介绍道,以贝利尤、CD20单抗治疗重症或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开辟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纪元。靶向泛B细胞可调控治疗SLE,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面标记物有所变化,但CD19高表达于所有记忆B细胞表面,且不存在可溶性形式,与受体接触时无遮蔽或内置,提示其可作为一个有效的针对泛B细胞特别是记忆B细胞的良好靶点。


CAR-T细胞治疗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其设计原理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异性信号T细胞受体(TCR)通路和协同刺激信号通路集中于CAR分子上,使T细胞无需依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或抗原呈递细胞(APC)协同刺激即可直接识别靶细胞,实现精准杀伤。所以,CAR-T细胞有望治疗B细胞或浆细胞异常分泌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后,曹教授分享了一例20岁重症SLE女性患者在经历多种治疗无效后,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dsDNA和尿蛋白明显下降,补体C3、C4上升,SLE评分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曹教授引用两项小型临床研究实例,首项研究结果显示CAR-T治疗能够显著改善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狼疮性肾炎,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没有复发,疾病缓解持续5-17个月。第二个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抗核抗体持续转阴,疫苗相关抗体适度下降但保持稳定,提示CAR-T治疗可能介导SLE中B细胞的良性重建。此外,曹教授还提及CAR-T在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应用,如抗合成酶综合征中改善肌肉炎症、肌力评估持续稳定、改善肺功能。可见CAR-T治疗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论文写作和投稿注意事项


·

9W4A3566.JPG

周良佳 编辑

中华皮肤科杂志

周良佳编辑以其丰富的期刊编辑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论文写作与投稿的核心要领,尤其强调了研究报告规范的重要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于1978年首次发表《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至2013年8月修订为“ICMJE推荐规范”。2022年12月30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布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2-2022)。新公布的标准GB/T 7713.2-2022部分代替标准GB/T 7713-1987,将于2023年7月1日起实施。周编辑指出学术论文编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使其格式和体例规范化,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化,技术和计量单位标准化,以便于学术论文的检索和传播,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使用。


在医学论文的写作要点上,一般遵循“IMRaD”原则,即引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强调各部分的逻辑清晰与独立性,以及注意作者署名规范、利益冲突声明、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同时,周编辑还举例指出了论文各环节中常见的问题,如摘要不完整、结果与方法混淆、图表不当等,并给出了改进意见,如图表的自明性、数据的有效位数一致性等。


周编辑总结道,优秀的论文应该是,研究具有创新性,设计科学合理,对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积极影响,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方法和结果充分报告,图表应用恰当,写作条理清晰,语言文字表达良好。


大咖对话:

MDT汇聚科研智慧,共筑皮肤科未来


·
·


9W4A3729.JPG

程浩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9W4A3740.JPG

单筠筠 教授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不同学科长期使用JAK抑制剂的注意事项”、“免疫领域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方向”、“多学科间如何实现科研共创”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程浩教授分析了长期免疫调节治疗的关注点,特别强调在血栓与感染风险面前,个性化评估不可或缺,尤其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群体。在免疫学研究领域,临床医生更关注有效且安全的新药研发,以实现慢性复发性疾病的良好控制。关于多学科间的科研共创,程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挑战,但是很有必要性,尤其是面对复杂病症如银屑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等。通过增加学术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寻找合作点,可实现优势互补,推进科研合作。


单筠筠教授对AD治疗目标及MDA的概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皮肤科引入风湿科理念的有益尝试,为AD疗效评估提供了良好指导。在面对临床问题时,临床医生应勤于思考,将日常难题转化为科学研究成果,最终服务于临床患者。单教授还分享了与中医中药结合的初步探索,虽尚在观察阶段,却预示着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小结

9W4A3789.JPG

郑敏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在会议的最后,郑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寻找一个统一的MDA指标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十分必要,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也为临床实践带来更明确的指导办法。尽管当前尚未形成共识,但未来一定会实现。红斑狼疮作为风湿科与皮肤科共同关注的疾病,其面部表现常使患者首诊于皮肤科。郑教授回忆起硕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也是围绕B淋巴细胞,同时也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维护患者体内保护性抗体与消除有害抗体之间的微妙平衡的重要性。


期待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将来能够转化应用于临床,惠及广大患者,同时也期待未来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能够涌现更多创新思维与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皮肤科学界迈向新的高峰。




点击此处,进入项目专区,了解更多项目内容~


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用途。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药监局核准的药品说明书。如果您不是卫生医疗专业人士,请勿阅读和/或传播本材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