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状腺癌治疗要点有哪些?2022版最新指南强调这5点

2022-05-04作者:壹声资讯
甲状腺疾病非原创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 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2022年4月11日,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和血液病诊疗规范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共计21部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指南,《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对指南中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部分进行了要点梳理,以便于临床相关人员阅读与学习。




一、甲状腺癌的分类





分类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631.png




二、甲状腺癌的诊断





1.WHO甲状腺肿瘤组织学分类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633.jpg




2.甲状腺癌的分期



AJCC分期:具体分期标准见表5 和表6(AJCC 第8 版)。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636.png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650.png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653.png



三、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1.治疗原则

  • DTC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术后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 MTC以外科治疗为主,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 未分化癌的治疗,少数患者有手术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预后很差、生存时间短。

  • 需要注意,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很重要,每一个患者病情、诉求不同,临床诊治有一定灵活性。




2.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1)原发灶的处理

  • 肿瘤T分级为T1、T2的病变,多局限于一侧腺叶,建议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

  • 对于部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可行全甲状腺切除。这些高危因素包括:多灶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

  • 一些考虑术后有必要行核素治疗的病例,也可行全甲状腺切除。

  • 对于位于峡部的肿瘤,肿瘤较小者可行扩大峡部切除,肿瘤较大或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可考虑全甲状腺切除。

  • T1病变中有一部分属于低风险的微小乳头状癌。由于其进展相对比较缓慢,致死率比较低,除外科治疗外,也可考虑保守疗法,即采取主动监测、密切随访的措施。

  • 可以采取密切观察措施的低风险微小乳头状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原发肿瘤为单个病灶,②原发灶最大直径<1 cm,③原发灶的位置位于甲状腺腺体中央,而不是紧邻甲状腺被膜或气管,④经过检查评估尚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表现。

  • 除了以上条件之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幼年时期大剂量电离辐射接触史、甲状腺癌家族病史、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具体因素。

  • 如果采取密切观察措施,一般要求每6个月重新评估一次。如果评估发现原发肿瘤有进展(例如直径增大2-3 mm,新出现肿瘤病灶,或出现临床可疑的转移性区域淋巴结等),应考虑停止保守治疗措施,进行外科治疗。

  • T3病变肿瘤较大或已侵犯甲状腺被膜外肌肉,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但对于一些较靠近甲状腺被膜的病灶,其本身可能不大,但是已经侵犯被膜外肌肉,可以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同时切除受侵犯肌肉。具体手术方案建议权衡手术获益和风险。

  • T4病变已经侵犯周围结构器官,一般建议全甲状腺切除。T4a病变在切除甲状腺的同时需要切除受累的部分结构器官,如部分喉(甚至全喉)、部分气管、下咽和部分食管等,并需要准备一定的修复方案。

  • T4b病变一般认为属于不可手术切除,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无手术机会,可能需要血管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协作。但总体而言,T4b病变很难完全切净,预后不佳,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是否手术治疗需要仔细评估病情,重点考虑患者能否从手术中获益。有时,姑息性的减状治疗是必须的,例如气管切开缓解呼吸困难等。

(2)区域淋巴结的处理

1)中央区淋巴结(Ⅵ区)

  • cN1a 应清扫患侧中央区。如果为一侧病变的话,中央区清扫范围建议包括患侧气管食管沟及气管前。喉前区也是中央区清扫的一部分,但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不多见,可个体化处理。

  • 对于cN0 的患者,如有高危因素(如T3~T4 病变、多灶癌、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可考虑行中央区清扫。

  • 对于cN0 的低危患者(不伴有高危因素),可个体化处理。

  • 中央区清扫的范围,下界为无名动脉上缘水平,上界为舌骨水平,外侧界为颈总动脉内侧缘,包括气管前。右侧气管食管沟需注意返神经所在水平深面的淋巴脂肪组织。中央区清扫需要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同时尽可能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如无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则应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2)侧颈部淋巴结处理(Ⅰ~Ⅴ区)

  • DTC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多见于患侧Ⅲ、Ⅳ区,其次为Ⅱ区、Ⅴ区、Ⅰ区较少见。侧颈淋巴结清扫建议行治疗性清扫,即术前评估或术中冰冻证实为N1b 时行侧颈清扫。

  • 建议侧颈清扫的范围包括Ⅱ、Ⅲ、Ⅳ、ⅤB 区,最小范围是ⅡA、Ⅲ、Ⅳ区。Ⅰ区不需要常规清扫。

  • 颈部分区示意图和各区的具体划分见图1和表8。

  • 咽旁淋巴结、上纵隔淋巴结等特殊部位淋巴结在影像学考虑有转移时建议同期手术切除。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711.png

微信图片_20220429141714.png




3.MTC 的外科治疗

  • 对于MTC,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如为腺叶切除后确诊的MTC,建议补充甲状腺全切除。个别情况下,偶然发现的散发性微小病灶MTC 腺叶切除后,也可考虑密切观察。

  • MTC 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伴有淋巴结转移,切除原发灶同时还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或颈侧区),清扫范围除临床评估外,还需参考血清降钙素水平。

  • MTC 的手术治疗宜比DTC 手术略激进一些,追求彻底切除。部分MTC 属于遗传性髓样癌,可通过检测RET 基因的胚系突变(通过体细胞或血液白细胞的基因检测)来诊断。这部分患者宜行全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

  • 若为MENⅡ患者,应注意评估全身情况。如合并嗜铬细胞瘤等,需要先处理后再考虑甲状腺手术。




4.未分化癌外科治疗  

  • 少数未分化癌患者就诊时肿瘤较小,可能有手术机会。

  • 多数未分化癌患者就诊时颈部肿物已较大,且病情进展迅速,无手术机会。肿瘤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时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5.围手术期治疗

  • 甲状腺癌术后除常规补液之外,为减轻神经水肿,可给予地塞米松、神经营养类药物辅助治疗。

  • 全甲状腺切除的患者术后注意复查甲状旁腺素、血钙,有低钙症状者注意补充钙剂,能进食后及时给予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

  •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常有进食进水呛咳,对于一些高龄患者有必要时可予鼻饲,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必要时在床旁置气管切开器械包备用。

  •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一般术中即行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术后注意气管切开口的护理。

  • 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注意颈肩部的功能锻炼。

  • 术后应根据病理分期及危险分层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

来源:健康界内分泌前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