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常见原因。前列腺癌诊疗中,非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nmCRPC)和骨转移CRPC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两大难点。2021年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之际,分别用于治疗这两类人群的达罗他胺(诺倍戈®)、镭-223(多菲戈®)联合上市会圆满召开。会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刘久敏教授,新药物的出现将为前列腺癌诊疗带来哪些改变?且听专家如何说。
刘久敏教授谈到对临床来讲,不断攀升的发病率无疑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要推进前列腺癌的早筛早诊,使更多患者获得疾病早期根治的机会。欧美国家早已推荐5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筛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也在大力推广前列腺筛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定期、定点前列腺癌筛查,通过活动也确实诊断出很多早期前列腺癌患者。
第二,治疗方面,对于早期诊断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行局部根治性切除手术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而对于诊断时已发生转移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全身治疗,激素敏感时期采用去势治疗(ADT治疗)。但多数患者2~3年会发生去势抵抗,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是前列腺癌病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非转移性CRPC(nmCRPC)治疗主要目标是延缓转移,可应用如达罗他胺、阿帕他胺等内分泌药物;转移性CRPC(mCRPC)可选择化疗、靶向、免疫、核素治疗等,如镭-223是一种新型α核素治疗,可改善骨相关事件,并能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这也是相比于β放射性核素所取得的较大进展。过去前列腺癌的治疗都有核医学科参与。如锶-89经过近200年的探索,到1970年代应用于临床,在我国于90年代获批,轰动一时。但后来经过更进一步研究发现,锶-89未对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而新型α核素镭-223,则在对肿瘤细胞拥有更强“杀伤力”的同时,也对病灶周围微环境具有保护作用,因而疗效得到了较大提升。
基于核医学的诊断,可从两个方面反映肿瘤代谢水平,一方面如PET-CT、PSMA等显像技术,可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发现更多病灶;另一方面在肿瘤骨转移后会发生钙代谢改变,可通过ECT、PET等手段检测,如骨扫描和负离子显像。另外,核磁显像也可用于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也相对较真实准确。
基于核医学的治疗,一方面可通过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与核素(β核素或α核素)结合,进行全身前列腺癌细胞的治疗;另一方面对于骨转移患者,既往有β核素锶-89,如今α核素镭-223问世,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力”,且可保护周围微环境,具有更好疗效,可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同时获得生存、安全性、生活质量方面的三重获益,为临床带来更好的选择。
镭-223的关键性Ⅲ期研究ALSYMPCA和针对亚洲人群的15397研究数据。镭可模拟钙靶向结合在病理骨生成部位,镭-223能发射高能α粒子,靶向切断肿瘤细胞双链DNA并改善骨微环境。ALSYMPCA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镭-223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延迟首次症状性骨骼事件(SSE)的发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骨转移CRPC患者带来三重获益。
15397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的Ⅲ期研究,相比于ALSYMPCA研究,患者分期更晚,但镭-223组仍OS获益显著
图 15397研究和ALSYMPCA研究镭-223组的OS曲线
总而言之,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治疗中提倡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在疾病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及方案,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延缓转移、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文由刘久敏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