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闻周刊丨刘遂心、顿耀山:居家心脏康复,不妨试试这套操?

2022-04-02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心闻周刊

“心”闻每周看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教授和顿耀山教授,来一起探讨临床精准运动治疗在心脏康复中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20402101826.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 Hesperadin具有保护心脏和抗肿瘤双重功效 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介导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疾病,但目前临床尚无靶向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用于心脏病防治的药物。3月2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张岩团队在Circulation上发表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钙调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抑制剂——Hesperadin,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功能。研究人员基于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激酶活性的高通量筛选系统,得到一个对其表现出强抑制的小分子化合物Hesperadin。在啮齿类动物和人胚胎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实验中发现,Hesperadin具有较好的心脏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减少心衰的发生。此外,BALB/C裸小鼠异种植瘤实验显示,Hesperadin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不引起心肌细胞死亡或损伤。


  • 治疗心衰合并高负荷房颤,节律控制或室率控制?对于心衰合并高负荷房颤患者的治疗,究竟是选择基于消融的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3月22日,Circulation发表的RAFT-AF研究结果提示,基于消融的节律控制可以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结局。这项多中心RCT研究纳入了411名在2011年12月1日~2018年1月20日被评估患有高负荷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NYHA Ⅱ~Ⅲ级的心衰患者,随机分配到室率控制组(n=197)或基于消融的节律控制组(n=214)。研究发现,室率控制组与节律控制组的死亡或心衰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与室率控制组相比,节律控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改善,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


  • 左心房功能受损与痴呆症发病有关 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尽早防治痴呆症,仍面临巨大挑战。3月22日,JAMA发表的一项探索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功能异常与痴呆症发病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该研究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为基础,评估了心房心肌病与痴呆症或认知功能下降之间的发病关联。分析纳入4096例受试者(平均年龄75岁),将受试者2011~2013年随访时的结果作为基线数据,中位随访6年,共确诊531例痴呆症。在调整多种变量后,左心房功能指标包括存储应变、通道应变、收缩应变、左房排空分数以及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其最小五分位人群(即水平最低的20%人群)对比最大五分位人群,均显示出与痴呆症的发病显著相关。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和最小容积指数与痴呆症的发生并无显著相关性,在排除房颤以及卒中受试者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亦是如此。


  • sLOX-1水平可预测ACS患者过早死亡 3月24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的SPUM-ACS研究表明,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过早死亡,并与斑块进展有关。研究共纳入欧洲多个中心共2735例ACS患者,与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相比,ACS患者的sLOX-1水平显著升高,与30天内和1年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同时,在接受连续冠脉内成像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ACS患者中,sLOX-1水平在1年冠脉斑块消退的患者中显著下降(P=0.0057),并且在预测斑块进展方面显示出良好的鉴别力(P=0.0031)。


  • 定量心肌灌注可预测既往CABG患者的不良结局 定量心肌灌注可预测自身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但在既往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的表现尚不明确。3月29日,JACC杂志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纳入341例CABG术后进行腺苷负荷灌注心脏磁共振的患者,中位随访638天,24%的患者(n=81)达到主要结果(全因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在调整已知的预后因素(局部缺血、心梗)后,负荷心肌血流量(MBF)和心肌灌注储备(MPR)均可独立预测CABG患者的不良结局。负荷心肌血流量降低1 mL/g/min和心肌灌注储备降低1个单位的校正风险比(HR)分别为2.56( 95% CI:1.45~4.35)和1.61( 95% CI:1.08~2.38)。


  • 经股TAVR术后或可当日出院 3月28日,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F-TAVR)后当日出院是可行且安全的。该研究分析了2019~2020年接受“极简”门诊TF-TAVR的患者,2020年次日出院(NDD)和当日出院(SDD)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2.1%和63.8%。与2019年次日出院的患者相比,2020年当日出院的患者更年轻,男性更多,手术风险更低。二者的住院事件与30天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只有1名患者在当天出院后(术后第25天)需要植入起搏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结束时间是当天出院的最强预测因子,同时男性和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也与当天出院相关。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 近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近日,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联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Imaging上发布了先天性瓣膜反流多模式影像学评估意见书,旨在为先天性瓣膜反流的多模式影像学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 3月22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栓形成工作组联合欧洲心律学会(EHRA)、急性心血管保健协会(AACA)以及亚太心律学会(APHRS)在EP Europace杂志上发表了评估和减轻房颤及静脉血栓栓塞出血风险的立场文件。


  • 3月19日,“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PSCD)项目”全国启动会于线上召开。该项目由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组——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项目专家组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担任该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近日,第八届China Valve (Hangzhou)发布会议通知,会议将于4月25日~5月1日以全程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康复团队基于20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老年人群多系统功能减退的生理特点,编制了多元素训练程序——Xiangya Hospital Circuit Training (X-CircuiT)。相关研究成果在Age and Ageing杂志上发表!本期我们特邀本研究的第一作者顿耀山教授和通讯作者刘遂心教授,来一起探讨临床精准运动治疗在心脏康复中的价值。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