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研究背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类,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归类为第3类。最常引起第3类肺动脉高压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间质性肺疾病(ILD)。
WHO分类 肺动脉高压 |
第1类 |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
第2类 | 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 |
第3类 | 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
第4类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 |
第5类 | 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 |
报道指出,8.1%~84%的IL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这将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对吸氧的需求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率增加。虽然ILD相关肺动脉高压在全球的患病率高、临床预后亦欠佳,但目前尚无获批治疗这类患者的药物。
治疗第1类肺动脉高压的疗法也试图用于治疗第3类肺动脉高压,但研究数据有限。其中,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利奥西呱治疗第3类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试验因为严重不良反应,而提早终止。
曲前列环素是前列环素的稳定类似物,直接促进肺血管和全身动脉血管床舒张,并抑制血小板聚集。既往研究表明,吸入曲前列环素12周后可改善第1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能力。
此外前期研究表明,吸入曲前列环素可改善第3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因此,有待进一步评价吸入曲前列环素治疗IL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
评价吸入曲前列环素治疗IL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招募IL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由右心导管证实)进行16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超声雾化吸入给药,每天4次,每次高达12次呼吸次数(总计72μg)的曲前列环素或安慰剂。
主要终点:两组患者从基线到第16周的六分钟步行距离变化。次要终点:两组患者从基线到第16周NT-proBNP的变化及临床恶化。
研究结果
326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曲前列环素组163例和安慰剂组163例,两组的基线临床特征相似。
主要终点:曲前列环素组和安慰剂组基线到16周的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平均值相差31.12m(95%CI:16.85-45.39,p<0.001)。
次要终点:(1)NT-proBNP:与基线相比,吸入曲前列环素组NT-proBNP水平降低了15%,而吸入安慰剂组则增加了46%(p<0.001)。(2)临床恶化:曲前列环素组37例(22.7%)患者出现临床恶化,而安慰剂组54例(33.1%)出现临床恶化,风险比OR为0.61(95%CI:0.40-0.92,p=0.04)。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咳嗽、头痛、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疲劳和腹泻。
研究结论
与安慰剂组相比,吸入曲前列环素可以增加IL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提高患者运动能力。
来源:帅府园论坛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徐文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