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丨头颅MRI易误诊影像

2021-03-13作者:论坛报沐雨美图
脑血管病非原创

头颅MRI容易误诊的影像很多,部分并不为人所熟知。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非常常见。

高场强、薄层扫描的话,每一个人都可见,无论老幼、男女。

影像诊断要点包括:

部位

  • 常见部位:前穿质,外囊区,额顶叶皮层下,中脑。——务必熟记!

  • 其他部位:丘脑,颞枕叶皮层下,侧脑室周围白质,小脑。

形态

  • 纺锤,泪滴状。

信号

  • 与脑脊液一致。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26.jpg

血管周围间隙常见分布。



前穿质区VRS经典CT、MRI影像。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33.jpg


侧脑室顶区周围白质也是VRS的常见部位。


鉴别诊断:

腔隙灶

  • 当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部位、形态、信号典型时,鉴别诊断非常容易。

  • 当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部位、形态、信号不典型时,鉴别有一定的难度。

  • 薄层扫描有助于这类小腔隙样灶的鉴别。

  • 腔隙灶多为软化灶,FLAIR边缘多呈高信号,边缘不光整,无泪滴状或纺锤样外观。

脉络膜裂囊肿

  • 定位是其主要依据,冠状面、矢状面有助于区分。

  • 脉络膜裂囊肿起自脉络膜裂,更容易沿脉络膜裂延伸、下压迫海马。

  • 而前穿质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是起自前穿质区,较大时容易向脉络膜裂方向膨隆,因此脉络膜裂是受压变窄的,且“”下方可见残存的“基底节区”脑实质。

神经胶质囊肿

  • 脑实质型神经胶质囊肿罕见,圆形或类圆形,无泪滴状或纺锤样外观;FLAIR边缘多呈稍高信号。

  • 神经胶质囊肿多为单发,多发时,两者之间,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更为常见。

伴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其他疾病,如隐球菌感染,黏多糖病等

  • 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常见于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信号并非纯粹脑脊液样信号,邻近脑实质亦会信号异常;增强可强化。

  • 黏多糖病罕见,“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常见于半卵圆中心,多伴有脑发育不良等征象。

注意,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也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之一,但并非所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均与脑小血管病有联系。

一般认为,基底节区中上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多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系。


图1 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丘脑腔隙灶典型影像,均为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40.jpg

图2 容易误诊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42.jpg

图3 容易误诊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图4 容易误诊的肿瘤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50.jpg

图5 脉络膜裂囊肿,与前穿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比较


穿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经常被误诊为脉络膜裂囊肿、腔隙性梗死灶。


信号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脉络膜裂囊肿没什么差异,形态学有一定的价值。


前穿质区是血管周围间隙最常见的部位,主体位于脑实质,层面合适时可见尖角(==》多方位观察)。


矢状或冠状薄层图像更容易显示向下突出的“残留”的脑实质!这是区分两者的重要影像证据!


脉络膜裂囊肿位于脉络膜裂,先引起脉络膜裂增宽,海马受压;压力大时,才向上压迫前穿质区脑实质。

注意,海马的压力较前穿质区脑实质小得多,所以脉络膜裂囊肿更容易压迫海马,因此主体部位不应是位于前穿质区!


注意,3D TOF MRA有断层图像,也是薄层的3D 梯度回波T1W图像,尽管对比度较差,但有时候是可以提供帮助的!


图6 中脑急性梗死,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比较。


微信图片_20210310171259.jpg

图7 黏多糖


小结:

  • 影像诊断的主要价值是避免误诊,避免可能因误诊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恐惧、治疗。

  •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也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之一,但并非所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均与脑小血管病有联系。

  • “了解——实践印证、比较——记忆——应用”,不仅仅是看个病例。



来源:神经病学医学网(作者:Doctor X.)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