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65岁住院老人,应常规筛查营养不良!中国共识

2022-08-2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营养不良

老年人营养不良很常见,出现营养不良的老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高。

近日发布的《老年人营养不良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2)》建议,所有≥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均应常规接受营养筛查。

养老院中状态稳定的老年人,应每3个月进行1次营养筛查;社区、居家老年人应至少每6个月进行1次营养筛查。

2019年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表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共识确定了与营养不良紧密相关的3个表现型标准:非自主体重下降、低体质指数和肌肉质量减少;以及两个病因型标准:食物摄入或吸收减少和炎症/疾病负担。

营养摄入减少、高消耗状态及营养素生物利用度下降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核心发病机制。

营养评估内容包括人体测量、生化指标、临床评估、膳食调查、环境评估五个方面。

共识指出,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是营养教育关注的重点,应根据老年人所罹患的不同疾病给出不同的营养教育及干预策略。

就膳食优化方面,丰富的食物种类、良好的口味、鼓励共同进餐、充足的进餐时间、良好的就餐环境、适当的用餐协助(如协助放置餐盘、切割食物)等均有助于保证老年人的膳食摄入。

膳食强化有助于增加食物的能量和蛋白质密度,改善营养状况、

具体是指使用自然食物或特殊营养制剂来增加膳食和饮水的营养密度,从而在进食相似食物量情况下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自然食物可以选择鸡蛋、奶油、黄油、牛奶、酸奶、果汁、果泥等,特殊营养制剂可以选择乳清蛋白粉、肠内营养制剂等。

此外,应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调整食物的质地与性状。

共识指出,强调营养支持是一种医学治疗手段,应始终评估患者接受治疗的受益与风险。

应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功能状态及共病,选择适宜制剂、合适营养支持途径和给予方法,确定个体化营养干预目标值。

对于一般老年人群,每日能量摄入量推荐为20~30 kcal/kg,蛋白每日摄入量推荐为至少1.0 g/kg。

肠内营养是一般老年人首选的营养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包括选择恰当的喂养途径及合适的营养制剂,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预防并发症。

如果肠内营养无法满足患者目标需要量的60%时,应启动肠外营养,注意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输注途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与单独给予营养支持比较,运动和营养联合干预更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态、 肌肉质量和身体功能。

共识指出,在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和身体状况的前提下,鼓励在充足的营养支持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并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此外,老年人群还可适当采用中医疗法改善营养状况,如中医中药、药膳、针灸等。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8.8-8.14)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25-31)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4-10)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11-17)


心电图解读:室扑与室颤心电图(PPT)


血压忽高忽低,听胡大一老师讲讲哪些因素影响血压波动


高血压是如何一点一点把心脏弄坏的?


【深度好文】ARNI的崛起及其在心衰中的应用前景(二)


实用!超全抢救药物速记口诀


房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心电问题(PPT)


总胆固醇超过7.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9,必须马上治疗!


心力衰竭一例,实用诊治经验分享!


终末期心衰的病因诊断如何进行?黄峻教授点评经典病例


心脏起搏器功能的“是与非”


胖一点可能更长寿!最新医学研究结果


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1年度国际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


斑块侵蚀的特点丨健心知著


关于氯吡格雷,你至少要知道这5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