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龙国贤 同济医院 撰稿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其中,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 SCCHN)由于其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广、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等特点,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疗效仍不尽人意,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西妥昔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其联合化疗方案的出现为 LA SCCHN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深入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 LA SCCHN 中的价值及适应人群,对于优化临床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LA SCCHN 涵盖了 III 期和 IV 期(不包括远处转移)的患者,约占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的 60%。当前,LA SCCHN 的标准治疗模式主要有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等。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案存在诸多局限性。手术创伤大,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吞咽、发音等功能严重受损,影响生活质量,且部分患者因肿瘤位置特殊或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同步放化疗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但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叠加,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使许多患者难以坚持完成整个疗程,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和疗效。据统计,LA SCCHN 患者 5 年生存率仅为 40%-60%,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来改善这一现状。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 IgG1 单克隆抗体,其主要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R 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表面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侵袭以及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西妥昔单抗能够特异性地与 EGFR 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阻断 EGFR 与其配体的结合,从而抑制 EGFR 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肿瘤作用。具体而言,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还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当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一方面,西妥昔单抗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表明,EGFR 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可使肿瘤细胞处于相对静止期(G0 期),而 G0 期细胞对化疗药物往往不敏感。西妥昔单抗阻断 EGFR 信号通路后,可促使肿瘤细胞从 G0 期进入细胞周期,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摄取和敏感性。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可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 结构或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西妥昔单抗可进一步增强这一凋亡效应。此外,西妥昔单抗还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与化疗药物共同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杀伤作用。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 LA SCCHN 中能够显著提高缓解率。例如,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将 LA SCCHN 患者随机分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分别为 70% 和 50%。联合治疗组不仅能够更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还能使更多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状态,为后续的根治性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一结果提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 LA SCCHN 的初始治疗中具有强大的肿瘤杀伤能力,有助于提高疾病的局部控制率。
生存期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研究数据表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 LA SCCHN 患者的生存期。以一项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为例,该研究纳入了大量 LA SCCHN 患者,随访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延长,分别为 30 个月和 22 个月。此外,联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中位 PFS 从单纯化疗组的 10 个月延长至联合治疗组的 15 个月。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改善 LA SCCHN 患者长期生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复发是 LA SCCHN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方面也表现出积极作用。通过对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联合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这可能得益于西妥昔单抗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以及与化疗药物协同增强的抗肿瘤效应,使得肿瘤细胞在初始治疗后更难以复发和转移,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长期预后。
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弱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传统高强度放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往往难以从标准治疗中获益。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这类患者群体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有研究专门针对老年(年龄≥65 岁)LA SCCHN 患者进行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案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皮疹、乏力等,通过适当的对症处理,大部分患者能够继续接受治疗。这表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为老年或体质较弱的 LA SCCHN 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身体条件下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对于那些因肿瘤位置特殊(如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等)、身体状况不佳(如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无法耐受手术,或因个人意愿拒绝手术的 LA SCCHN 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有效的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结合西妥昔单抗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缓解肿瘤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部分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后,肿瘤可能降期,从而获得后续手术或其他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例如,一些原本因肿瘤侵犯范围广而无法手术的患者,在经过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重新具备了手术切除的条件,为疾病的根治带来了希望。
部分 LA SCCHN 患者在接受传统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肿瘤耐药或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中断治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研究发现,对于对顺铂等传统化疗药物耐药的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仍可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西妥昔单抗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克服肿瘤耐药有关。此外,对于那些因严重毒副作用无法耐受传统化疗的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通过调整化疗药物剂量、种类以及利用西妥昔单抗的协同作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降低整体治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一位 70 岁的男性 LA SCCHN 患者,诊断为口咽癌 III 期。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和轻度肺功能减退,无法耐受传统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经过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决定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低剂量紫杉醇和卡铂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轻度皮疹和乏力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能够顺利完成整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状态。随访 1 年,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肿瘤复发迹象。该案例充分体现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 LA SCCHN 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名 45 岁女性患者,确诊为下咽癌 IV 期,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及颈部大血管,手术切除难度极大且风险高,患者拒绝手术。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和 5 - 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经过 6 个周期的治疗后,患者肿瘤体积缩小约 60%,症状明显缓解,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得到改善。进一步评估后,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放疗,放疗结束后复查显示肿瘤完全缓解。随访 2 年,患者无肿瘤复发,恢复正常生活。此案例表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为无法手术的 LA SCCHN 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案,且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 LA SCCHN 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提高了缓解率、延长了生存期、降低了复发风险。对于老年或体质较弱、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以及对传统化疗耐药或不耐受等特定人群,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如何进一步筛选出能够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最大获益的患者人群,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等。未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望实现对 LA SCCHN 患者的精准分层,为不同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同时,探索与其他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靶向小分子药物等)的联合应用,也可能为 LA SCCHN 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