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冠心病治疗领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重要手段。PCI术后的三个月被视为一个关键的易损期,此时患者面临着高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已被确认为心血管事件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术后血脂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罗飞医师,为我们分享一例存在多支冠脉病变的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历程。该患者在PCI术后接受了他汀类药物和英克司兰的联合强化降脂治疗,平稳地度过了术后易损期。同时,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白元副教授将对该病例进行点评,共同探讨英克司兰在PCI术后控制血脂的潜力与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更多患者安全度过易损期。
心内科,主治医师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健康管理工作,推动健康管理量化评估的临床研究和实际应用
心内科经验丰富,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飞医师分享视频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7岁。
主诉:反复活动后胸闷5月余。
简要病史:患者于5月前劳累后感胸闷不适,持续约5分钟,休息后缓解,无咳嗽、反酸、头晕、意识丧失等,2024-01-26日至外院就诊,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下壁导联异常Q波,肌钙蛋白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最高血压200/120 mmHg,未规律监测血压,自诉既往体检血脂高,具体不详。
个人史:吸烟20年,平均20支/日,400支/年;偶尔饮酒。
(1)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0 cm,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前,未触及收缩期、舒张期震颤,心界不大,听诊心率83次/分,律齐,未闻及早搏,心音可,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异常血管征。
(2)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C)5.61 mmol/L↑、甘油三酯(TG)1.33 mmol/L、LDL-C 3.79 mmol/L↑、脂蛋白(a)342 mg/L↑,其余未见异常。
(3)心电图:1. 窦性心动过缓;2.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3. T波浅倒置(V5、V6)。
(4)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5)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内膜毛糙伴斑块形成。
(6)冠脉造影: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至中段弥漫性病变,狭窄约50%-90%,前降支远段可见发出右冠侧支循环;回旋支中段弥漫性病变,狭窄约60%;右冠近段第一弯前次全闭塞,中段弥漫性长病变,狭窄最重处约80%,远段节段性狭窄约80%,后三叉前完全闭塞。
初步诊断: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2. 高血压病 3. 高胆固醇血症
第一次入院:
(1)介入治疗:行PCI术,术中于右冠植入Promus PREMIER 2.5×28 mm球囊支架、Promus PREMIER 3.0×38 mm球囊支架、Promus PREMIER 3.5×38 mm球囊支架。
(2)药物治疗:
降脂治疗:鉴于患者存在冠脉三支病变,血管情况较差,同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建议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减少血脂意外波动,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了解到患者既往使用他汀类药物时,仍无法将 LDL-C 降至 1.8mmol/L以下,故予英克司兰+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治疗。
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高血压:缬沙坦、比索洛尔
护胃:泮托拉唑
第二次入院:
(1)冠脉造影: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节段性狭窄95%,中段局限性狭窄70%;回旋支中段局限性狭窄50%-60%;右冠原支架内在位,未见明显支架内狭窄。
(2)介入治疗:术中于前降支植入波科2.75×32 mm球囊支、Resolute Integrity 3.0×30 mm球囊支架。
随访
LDL-C、TC、HDL-C及TG在术后第30天和第90天时均有较大降幅,且持续稳定,其中LDL-C在术后第90天时降幅达71%。
表1 患者PCI术后血脂变化趋势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如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微创介入治疗和心源性卒中预防如左心耳封堵和卵圆孔未闭封堵为主要专业方向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第三届青年编委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被评为全国住培优秀带教老师、上海市住培优秀带教老师和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式优秀青年
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一项,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海军优秀课程二等奖一项,首届第二军医大学银听诊器奖,两次获得东方心脏病学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参编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5项
承担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子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
患者为57岁男性,存在多年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等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结合病史及相关检验检查资料,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依据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该患者属于超高危ASCVD人群,且存在冠脉三支病变,血管情况较差,建议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将LDL-C控制在1.4 mmol/L以下或较基线值下降>50%。此外,该患者接受了PCI术,术后进入了易损期,此时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显著增高,血脂达标尤为重要。
在本案例中,患者在PCI术后接受了他汀类药物联合英克司兰的强化降脂治疗,平稳地度过了术后易损期。英克司兰是一种新型的小干扰RNA(siRNA)降脂药物,通过特异性降解PCSK9 mRNA,从而减少PCSK9蛋白合成,增加LDL受体表达,有效降低LDL-C水平[3]。临床研究表明,英克司兰能够持久地降低中国人群LDL-C水平,降幅达61%,帮助冠心病患者实现血脂达标[4]。此外,英克司兰的安全性良好,唯一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不良事件[5]。本例患者在接受英克司兰治疗后,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根据随访记录,患者血脂在PCI术后第30天和第90天时均有较大降幅,且持续稳定达标。其中LDL-C降幅最大,达到75%。这一显著的血脂控制效果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风险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鉴于英克司兰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的积极效果,其已于2023年8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上市,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英克司兰的长效给药方案(首次给药后3个月再次给药,随后每6个月注射一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血脂波动和斑块脱落概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为患者的长期获益保驾护航。在本案例中,患者只需接受一针英克司兰注射,即可度过术后关键的三个月易损期,此后在第3、9个月分别接受第二、第三针注射,完美契合了随访窗口,给患者带来了更为便捷的诊治体验。
总的来说,英克司兰是助力PCI术后患者平稳度过易损期的优选降脂药物。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和临床经验的丰富,我们期待英克司兰能够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得到应用,帮助更多患者实现血脂的持续稳定控制,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文献:
1. Smith SC Jr, et al. Circulation. 2011;124(22):2458-2473.
2.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3): 221-255.
3. Ray KK,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Apr 13;376(15):1430-1440.
4. GWICC_poster GW34-e0796.
5. Wright R Scott, Ray Kausik K, Raal Frederick 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 1182-1193.
审批码LEQ0028755-68356,有效期至2025-07-31,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