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AN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预防实践建议

2022-04-07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杜万良


实践建议


诊断建议1

临床医生应利用影像诊断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将其与其他颅内血管病变区分开来,目的是改变治疗或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B级)。

 

抗血栓药物治疗

建议2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临床医生应建议服用阿司匹林325 mg/d,而不是华法林,以长期预防卒中和死亡(B级)。

 

建议3

临床医生应建议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75 mg/d,最长持续90天,以进一步降低严重(70%~99%)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风险较低的患者的卒中风险(B级)。

 

建议4

作为氯吡格雷的替代品或针对亚洲患者,临床医生可能建议阿司匹林加西洛他唑200 mg/d,最长持续90天,以进一步降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低的患者的卒中风险(C级)。

 

血脂与高血压的血管危险因素控制

 

建议5

临床医生应建议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达到LDL<70 mg/dl(1.8 mmol/L)的目标,以降低卒中复发和血管事件的风险(B级)。

 

建议6

临床医生应建议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临床稳定的患者长期血压目标<140/90 mmHg,以降低卒中复发和血管事件的风险(B级)。

 

体力活动

建议7

临床医生应建议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能够安全锻炼的患者至少中度体力活动,以降低卒中复发和血管事件的风险(B级)。

 

其他可改变的血管危险因素

建议8

临床医生必须建议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控制其他可改变的血管危险因素,以降低卒中复发和血管事件的风险(A级)。

 

双臂缺血预处理

建议9

作者未能就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双臂缺血预处理的建议达成共识。

 

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治疗

建议10

临床医生不应建议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作为严重(70%~99%)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卒中预防的初始治疗(B级)。

 

建议11

临床医生不应建议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用于中度(50%~69%)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B级)患者的卒中预防。

 

建议12

临床医生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常规建议单独血管成形术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B级)。

 

建议13

如果正在考虑其中一种操作,临床医生应就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及替代治疗的风险向患者告知(B级)。


建议14

临床医生不应建议直接旁路术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B级)。

 

建议15

临床医生不应在临床试验外常规建议间接外科血运重建术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A级)。


来源:叩诊锤先生


相关推荐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