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抗疟疾之外,羟氯喹的治疗作用还有这些!

2022-01-03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作为传统的抗疟疾药物,最早于1944年合成,1955年4月,Sanofi Aventis US LLC 研制的硫酸羟氯喹经FDA批准上市。目前国内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以及其他机制而发挥作用。


那么羟氯喹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图片

羟氯喹的免疫抑制、抗炎作用机制


1

抑制溶酶体活性和自噬。

羟氯喹在溶酶体中积聚,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促进细胞内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干扰溶酶体活性,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自噬也参与抗原呈递和免疫激活,羟氯喹通过升高溶酶体pH值破坏溶酶体和自噬体的成熟,抑制抗原在溶酶体途径上的呈递以及后期的免疫激活。

2

抑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

弱碱性的羟氯喹可以干扰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信号传递;pH值的变化会抑制RNA介导的TLR7信号的激活,干扰TLR7和TLR9与配体结合,抑制TLR信号转导,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分泌。这种对内涵体和溶酶体的碱化作用可以导致细胞内糖基化和蛋白分泌下降,抑制MHCⅡ类分子介导的抗原提呈,使CD4+T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下调。

3

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羟氯喹主要作用的靶细胞是单核细胞,在单核细胞中该药浓度高于T细胞,主要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的IL-1、IL-6、TNF和IFN-γ。羟氯喹可减少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活化产生的TNF、IFN-α、IL6和CC类趋化因子配体4,其对TNF-α的作用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相关。


图片

羟氯喹的其他作用

1

皮肤区域的羟氯喹可吸收紫外线,参与黑色素代谢,防止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损伤。

2

可抑制抗磷脂抗体β2-糖蛋白复合物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降低抗磷脂综合征的血栓风险。

3

作为非活性的自噬抑制剂,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羟氯喹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临床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1

羟氯喹可作为SLE患者的基础用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长期使用。

对11项评价羟氯喹与SLE疾病活动度关系的研究[包括4项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评价认为,羟氯喹可降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一项队列研究在校正了潜在的混淆因素后显示,羟氯喹治疗可降低SLE患者的病死率达38%,并且可能呈时间依赖性,即使用羟氯喹时间越长,患者病死率越低。


羟氯喹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1

羟氯喹可作为传统DMARD用于治疗RA,以联合用药为主,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有:甲氨蝶呤+羟氯喹、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

一篇对4项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的Meta分析显示,羟氯喹可显著改善RA患者的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总体评价及血沉。2010年我国RA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2012年ACR的RA治疗推荐意见中均推荐羟氯喹可单独用于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


羟氯喹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


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属全球性疾病,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


1

羟氯喹可以降低S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

干燥综合征患者中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常提示疾病可能处在活动进展期,羟氯喹可以降低S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一些研究中也可以改善涎腺功能。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当患者除口眼干的症状外,还出现关节肌肉疼痛、乏力以及低热等全身症状时,羟氯喹是一个合理的治疗选择。


羟氯喹的用药剂量



1

羟氯喹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口服给药:

  • 初始剂量为400mg/d,分次服用;

  • 维持治疗,剂量可减至200mg/d;

  • 应使用本品最低有效剂量,不应超过6.5mg/kg。


羟氯喹起效慢,具有累积作用,服用3个月后疗效达到高峰,在风湿疾病的治疗中,使用治疗6个月疾病仍未改善,应停药。


羟氯喹有眼毒性,用药期间应该怎样评估?


1

羟氯喹与黑色素结合后沉积于皮肤、眼睛等含黑色素的组织中,眼部损害是羟氯喹最需关注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双侧不可逆视网膜病变。羟氯喹对眼睛的影响存在累积毒性,其发生与药物的累积剂量有关。2016年美国眼科学会指南指出,羟氯喹服药5年以上发病率接近1%,10年以上发病率接近2%,20年以上发病率上升到接近20%。

2

使用羟氯喹期间应该怎样进行眼科筛查?

已知对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过敏的患者、有眼底黄斑病变者禁止使用羟氯喹,排除禁忌后需使用羟氯喹的患者,美国眼科学会建议对于长期服用羟氯喹的患者应在开始服药的第一年内进行基线眼科检查,记录任何异常的眼部状况,最关键的是先行眼底黄斑区、视野评估。在剂量恰当且无主要风险因素的状况下,可以在5年后再进行每年1次的眼科筛查。

对于使用羟氯喹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如:

  • 使用羟氯喹每日剂量>5mg/kg,累积剂量>1000g;

  • 用药时间>5年;

  • 同时合用他莫昔芬;

  • 患者年龄>60岁;

  • 合并肝肾脏疾病等的患者;

应每年1次眼科筛查,对于有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更为频繁的筛查。



作者:李萍 

来源:昆华药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