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一直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以缬更昔洛韦为主的预防措施和以CMV定期筛查为基础的抢先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控制策略。然而,肾移植受者使用缬更昔洛韦常常出现副作用;而抢先治疗不仅在理论上难以实施,还与早发 CMV 病的严重病例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mTORi)具有抗 CMV 特性,但尚缺乏以CMV 感染为主要终点的临床研究。mTORi依维莫司(EVR)与霉酚酸(MPA)都可用来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一项多中心、随机的开放性研究比较了在未对 CMV 进行普遍预防的肾移植受者中应用EVR与MPA后,患者出现 CMV DNA 血症及CMV病的发生率。研究人员发现,EVR治疗可对CMV感染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该论文发表在《美国移植杂志》(Am J Transplant)[2022,22(5):1430]2022年5月刊。
该研究纳入了2014 年 5 月 5 日至 2017 年 11 月 4 日期间,法国9个移植中心186例血清CMV抗体阳性的肾移植受者术后12个月的随访数据。为预防排异反应,该研究中95人接受EVR治疗,91人接受MPA治疗。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为出现CMV DNA 血症、接受抗CMV治疗、移植肾失功、死亡或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中止研究。最终,两组分别有87人的数据纳入分析(图1)。
研究结果显示,EVR治疗组有42人(48.3%)到达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而MPA治疗组有70人(80.5%)到达主要复合终点(P<0.0001)。研究人员发现,与MPA治疗组相比,EVR 治疗组患者CMV DNA 血症的发生率较低,接受抗CMV 治疗的患者比例也相对较低。对于CMV 感染综合征和相关组织侵袭性疾病的发生率,EVR治疗组与MPA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两组患者的急性排异反应和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差异。EVR治疗 组患者的蛋白尿和(或)肌酐显著高于MPA组。
作者:郑州人民医院药师 刘相端
本文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