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RANKL 水平与预后的深度剖析

2024-11-18作者:赵梦雅资讯

高广辉  上海市肺科医院   撰稿

一、引言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 80%-85% 。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晚期 NSCLC 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如何精准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循环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作为关键细胞因子,其在肿瘤进展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已有研究表明,RANKL 水平可能与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治疗预后存在关联,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综述。

二、RANKL 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一)RANKL 的结构与表达

RANKL 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3q14。它有膜结合型(mRANKL)和可溶性(sRANKL)两种形式。mRANKL 主要在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T 淋巴细胞等细胞表面表达,sRANKL 则由 mRANKL 经金属蛋白酶裂解产生,存在于血液循环及多种组织液中。在肿瘤微环境里,肿瘤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也能分泌 RANKL。

(二)RANKL 的信号通路

RANKL 的主要受体是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 广泛分布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破骨细胞及一些免疫细胞表面。RANKL 与 RANK 结合后,会激活 NF-κB、MAPK、PI3K 等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这些通路的激活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存活,调节骨代谢。在免疫调节方面,RANKL 信号通路参与 T 细胞活化、增殖以及树突状细胞功能调节等过程。

(三)RANKL 在肿瘤中的作用

在肿瘤领域,RANKL 通过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参与肿瘤骨转移,导致溶骨性骨破坏。它还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RANKL 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影响肿瘤免疫逃逸。比如,RANKL 能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减少 T 细胞活化,助力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

三、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概述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有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恢复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不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改善了部分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状况,但总体有效率有限,且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二)其他免疫治疗策略

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外,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还包含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肿瘤疫苗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诱导 T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将体外扩增或改造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体内,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尽管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未成为晚期 NSCLC 的标准治疗方案。

四、RANKL 水平与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临床研究证据

多项临床研究对 RANKL 水平与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关系展开探讨。前瞻性研究收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血清样本,检测 RANKL 水平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 RANKL 水平较高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短于 RANKL 水平较低的患者。

(二)可能的机制

1.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高 RANKL 水平可能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使其更利于肿瘤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一方面,RANKL 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减少其对肿瘤抗原的呈递,影响 T 细胞活化和抗肿瘤免疫反应;另一方面,RANKL 促进调节性 T 细胞(Treg)增殖和功能,Treg 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增加肿瘤免疫逃逸。

2.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RANKL 不仅参与肿瘤免疫调节,还能直接推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高水平的 RANKL 可能加速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降低免疫治疗效果。在晚期 NSCLC 患者中,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和转移通常与不良预后相关,所以 RANKL 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进展影响免疫治疗预后。

3.对免疫治疗耐药的影响:研究表明,RANKL 可能参与免疫治疗耐药的发展过程。长期接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细胞可能上调 RANKL 表达,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产生对免疫治疗的耐药性。在对免疫治疗耐药的 NSCLC 细胞系中,RANKL 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显著增加,抑制 RANKL 信号通路可部分恢复肿瘤细胞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五、RANKL 作为预测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一)临床应用前景

1.指导治疗决策:若 RANKL 水平能准确预测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治疗预后,临床医生在治疗前检测患者 RANKL 水平,对于 RANKL 水平较高、可能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考虑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联合治疗等其他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和医疗资源浪费。

2.筛选潜在受益人群:RANKL 水平较低的患者,提示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更好疗效,可优先推荐免疫治疗,让患者及时接受最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获益。此外,动态监测 RANKL 水平,还能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3.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基于 RANKL 在肿瘤进展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针对 RANKL 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潜在策略。对于 RANKL 水平较高的患者,联合使用 RANKL 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改善免疫治疗疗效,克服免疫治疗耐药。目前已有相关临床试验在探索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面临的挑战

1.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目前检测 RANKL 水平的方法主要有 ELISA、免疫组化等,但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差异,且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和参考范围。这可能导致不同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影响 RANKL 作为预测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因此,需建立标准化的 RANKL 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多因素影响及联合标志物的探索: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治疗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分子分型、PD-L1 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肠道微生物群等。RANKL 水平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单独依靠 RANKL 水平预测免疫治疗预后可能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进一步探索 RANKL 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分子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构建更全面、准确的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

3.生物学异质性:NSCLC 是高度异质性肿瘤,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免疫微环境等存在差异,这可能致使 RANKL 在不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和预测价值不同。而且,肿瘤在进展过程中,RANKL 表达水平也可能动态变化。因此,需要深入研究 RANKL 在 NSCLC 异质性背景下的作用机制,更好地理解其作为预测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六、结论

循环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紧密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前血清 RANKL 水平较高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其可能机制涵盖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以及参与免疫治疗耐药等方面。RANKL 作为预测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具备一定临床应用前景,有望指导治疗决策、筛选潜在受益人群以及探索联合治疗策略。然而,目前仍面临检测方法标准化、多因素影响及联合标志物探索、肿瘤生物学异质性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深入探究 RANKL 在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优化检测方法,完善预测模型,为晚期 NSCLC 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更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钟毓,白丁,赵雪峰.RANKL靶向抑制对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23,43(11):1028-1033+1046.DOI:10.13591/j.cnki.kqyx.2023.11.012.

[2]王君,鲍其远,彭程,等.骨恶性肿瘤RANKL表达分析及地舒单抗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3,12(05):337-344.

[3]李鸿帅.RANKL抑制剂在晚期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DOI:10.27648/d.cnki.gzxhu.2023.000330.

[4]于明良,李鹏,余丹,等.基质金属蛋白酶-13介导OPG/RANKL/RANK通路调控骨癌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03):341-346.

[5]王国文,张敏丽,王博,等.RANKL、RANK蛋白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8):3166-3168.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