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阵发性房颤可以限时抗凝?

2021-11-09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心律失常非原创

作者:湖州市中心医院  程震锋


微信图片_20211014134845.jpg


房颤 (AF) 发作时间的长短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


研究从 Optum 电子健康记录和 CareLink 数据库的 466635 例患者中,选取了891 例有心脏植入电子设备(CIED )且发生了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这些患者在中风前的 120 天内有持续的心电监测。其中575 例 (64.5%) 是男性,平均年龄76 (67~82) 岁。比较卒中前1~30 天(病例时间)与 91~120 天(对照时间)房颤发作(预先设定≥5.5小时阈值) 与卒中的风险关系。


682 例 (76.5%)患者房颤发作持续时间< 5.5 小时,143例(16.0%)≥5.5小时。对于在任一时期房颤发作均未达到 5.5 小时的患者,在卒中前 120 天几乎没有房颤发作。66例患者房颤发作≥5.5小时的患者有相关症状,其中病例时间(卒中前1~30天)有52例,对照时间(卒中前90~120天)为14例(OR 3.71)。


房颤发作后第 1~5 天卒中风险增加5倍(OR 5.00)。

微信图片_20211014134851.jpg


一天内房颤发作超过 23 小时卒中风险最高(OR 5.00)


微信图片_20211014134854.jpg


【译读点评】

这项研究发现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5.5小时,在发作后30 天内的卒中风险增加了 3.7 倍。其中发作后5天内卒中风险最高(5倍),此后迅速降低。


这表明数小时的房颤发作与卒中风险的增加暂时相关;这一发现支持对偶尔发生数小时房颤的患者进行限时(比如1个月)抗凝治疗的研究。


房颤卒中风险的评估目前主要采用CHA2DS2-VASc评分,该评分的样本只有1084例患者, 在抗凝治疗前只进行了1年的随访(所以是一年的卒中发生风险),仅发生25例血栓栓塞事件。该评分只纳入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因素,而心房的大小、功能以及房颤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均可能与卒中风险相关。一旦有阵发性房颤发作,评分属于高危,指南推荐持续抗凝治疗。如果这些患者可以限时抗凝,既能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减少持续抗凝治疗发生的出血风险。


怎么来实现呢?如果利用目前的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进行房颤发作的监控和预警,是有可能做到发作后30天内抗凝这一策略的。


来源:震锋晨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