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免疫治疗是肿瘤历史上伟大变革,其蓬勃发展为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带来了曙光。但是,在这股免疫治疗浪潮中,如何研判免疫治疗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何看待免疫治疗与传统经典治疗的联合应用等等问题,仍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思考及探索。
2019年4月2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三届全国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在青岛顺利举行。会议期间,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邀请其就我国免疫治疗发展现状及趋势、新型免疫治疗与传统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1.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各瘤种的探索如火如荼,您作为我国肿瘤领域权威专家,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
梁军教授: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前沿、最火爆、最受大家关注的一种治疗方式。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淋巴瘤、肺癌等瘤种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延长患者生存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但就免疫治疗本身而言,其单药缓解率仅达到约20%,那么对于20%以外的患者临床该如何治疗?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个人认为免疫治疗下一步仍需要继续寻找优势人群及生物标志物,提高治疗疗效。同时,联合用药方案、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处理等问题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 我们知道,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其中,免疫联合治疗也开展了诸多探索,您认为这些黑色素瘤免疫联合研究对于其他癌种研究的开展是否有启示作用?您如何看待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发展趋势?
梁军教授: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很多其他瘤种的免疫治疗研究都借鉴了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经验。目前,除免疫单药治疗黑色素瘤外,免疫与免疫、免疫与靶向、免疫与化疗等多种联合用药方案都在黑色素瘤治疗中进行了探索。除此之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胸腺法新等免疫细胞因子治疗黑色素瘤,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在其他实体瘤或血液肿瘤治疗中,研究者也可以借鉴黑色素瘤免疫联合治疗经验,从而获得更佳的疗效。
3. 2018年7月,Experts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杂志发表了一篇联合应用胸腺法新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使用胸腺法新后再使用IPI治疗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相比单纯使用IPI治疗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超过4倍(38.4个月对8个月,P=0.03),2、3、4、5年的总生存率均有显著提高。对于该结果,您对胸腺法新等传统免疫治疗药物与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有何看法?
梁军教授:胸腺法新等传统免疫治疗药物已在乙肝、肿瘤联合治疗等领域应用多年。研究发现,胸腺法新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增加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MHC-I)表达,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同时能够促进树突状细胞(DCs)与前体T细胞的活化,提高抗原提呈能力,激活机体免疫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所以,胸腺法新可以为新型免疫治疗发挥作用提供“助燃剂”,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值得未来进一步在临床试验中进行验证及探索。
审校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
编辑 | 阅溪 (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