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分享:白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病例点评:陶开山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肿瘤治疗进入了多学科协同治疗年代,治疗晚期肝癌时,在评估患者肝功能,了解肿瘤部位和大小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合理的个体化方案,体现病人的全程管理理念。《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IIb-IIIb期推荐索拉非尼作为系统治疗的一线药物,同时瑞戈非尼也作为唯一推荐的二线治疗药物写进了规范。强调多学科诊疗,重视局部联合局部,局部联合全身。本病例中,尝试建立局部联合全身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MDT模式,早期局部治疗TACE、免疫治疗联合全身治疗(索拉非尼),后疾病出现进展,采用TACE+射频,序贯瑞戈非尼,患者通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已达到69个月,目前仍持续获益中。
黄某,男性,38岁。
主诉:右腹胀痛伴乏力半月余,检查发现肝占位3天。
现病史:半月前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及右腰部,伴腹胀、四肢乏力、
既往史:“乙肝”病史20余年。
体检: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WBC 1.80×109/L;NEUT% 70.10%;NEUT# 1.27×109/L;PLT 47.86×109/L;AFP >1210 ng/ml;HBsAg 223.72 ng/ml;HBV-DNA 小于最低检出限;肝功能Child-Pugh A级;ECOG评分:0分。
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肝左右叶实质性占位病变、门脉左支栓、肝硬化声像、肝门区静脉曲张、脾大。
上腹部CT:肝左叶结节型肝癌伴门脉左支癌栓形成、肝右后叶下段结节(子灶?)、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大。
诊断
原发性肝癌(BCLC C),中国分期:IIIa期
治疗过程
治疗方案
手术:中国分期 IIIa期,肿瘤较局限,结合患者状态,无手术指征。
TACE:中国分期 IIIa期,TACE可选。
系统治疗:中国分期 IIIa期,系统治疗(索拉非尼)可选;BCLC分期C期,推荐索拉非尼。
第一阶段方案
2014-04-25,DEB-TACE(洛铂+表柔比星+碘化油)同时口服索拉非尼治疗400mg Bid。
复查:
2014-09-05,WBC 1.22×109/L;NEUT% 51.40 %;NEUT# 0.63×109/L;PLT 26.66×109/L;AFP:55.9 ng/ml;因白细胞、血小板低,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反应性增生性骨髓象。
2014-09-11,CT提示:肝左叶病灶较前改变不大,仍见多发活动性病灶;肝右叶子灶及门脉左支癌栓消失。
2014-11-24,CT提示:肝左外叶仍有活动性病灶,较前变化不大。
2014-12-08,WBC 1.33×109/L;NEUT% 59.70%;NEUT# 0.79×109/L;PLT:29.86×109/L;AFP:745.00 ng/ml。CT提示:肝内病灶稳定,但AFP较前升高,同时脾功能亢进,经多学科讨论后,认为有行免疫细胞治疗指征。
第二阶段方案
2014.12-2015.01,D-CIK第一疗程治疗,继续口服索拉非尼。
复查:2015-01-20,CT提示:肝左外叶病灶边缘模糊,较前变化不大;肝左内叶近肝裂处新见一子灶。
第三阶段方案
2015-01-23,行TACE(奥沙利铂+碘化油)+脾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
2015-03-09,行TACE(洛铂+碘化油),并继续口服索拉非尼治疗。
复查:2015-03-20,AFP:344.70 ng/ml
第四阶段方案
2015.03-2015.07,D-CIK第二疗程治疗,继续口服索拉非尼。
复查:2015-11-13,CT提示:肝内病灶稳定,未见新发病灶。
2018-02-11,MRI提示:肝内病灶稳定同前,未见新发病灶。
2018-04-17,AFP:2.02 ng/ml
2019-05-28,CT提示:肝右后叶上段结节,考虑子灶可能性大。
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反应,耐受剂量120mg。
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反应,耐受剂量120mg。
复查:
2019-07-25、2019-10-30、2019-02-10 CT未见异常。
AFP变化情况
心得体会
通过综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目前生存期获益为69个月。
最终影响患者生存的是肝内病灶和肝功能情况,在维护好肝功能的同时,控制肿瘤稳定,“人瘤共存”,才能较好的延长生存。
综合治疗过程中仍然出现肿瘤部分进展,可见目前姑息治疗尽管采用多种手段,整体疗效仍然有限。晚期肝癌的治疗挑战困难重重,医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发病隐匿,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国家卫健委结合我国肝癌现状及研究进展,颁发了国家《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为肝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本病例为BCLC分期为C期,中国分期为原发性肝癌IIIa期,肝脏左右叶均有肿瘤,合并门脉左支癌栓,无手术值征,采用了TACE+索拉非尼靶向药物治疗方案,肝右叶子灶及门脉左支癌栓消失,治疗期间CT复查提示肝内病灶稳定,AFP升高,脾功能亢进,考虑有行免疫细胞治疗的指征,使用了免疫治疗D-CIK,病情稳定,无新发病灶。
5年后病情出现进展,考虑子病灶出现,采用TACE+射频,更换二线靶向药物瑞戈非尼联合的治疗方案,病情再次得到控制,生存期已达到69个月,疗效显著。回顾整个治疗过程,遵循指南,分期准确,方案选择恰当,全程管理精细,很好的体现了当前精准医学时代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决策,即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方案,及病人的全程管理理念。为此类病人的诊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问题:当前晚期肝癌靶向药物联合PD1免疫治疗研究较多,此病例前期使用了D-CIK免疫细胞治疗,病情进展后是否可以瑞戈非尼加用PD1免疫治疗?
(本篇内容由陶开山专家审校及点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码观看直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