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第十二届天津国际乳腺癌会议正式召开

2019-08-28作者:Aurora资讯
乳腺癌 国际乳腺癌会议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逐年递增趋势,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成为了当前乳腺癌防控的主要研究任务。

11.jpg

    为传递国际乳腺癌学科进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在亚洲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和疾病防控方面探寻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提供国际间的乳腺癌防治事业合作发展平台,8月23-24日,“第十二届天津国际乳腺癌会议”在津举行,来自全球近10个国家的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乳腺癌精准医学策略、转化医学、影像诊断、综合治疗、多学科协作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并针对亚洲乳腺癌人群的发病特征、疾病情况、诊治方向展开专场讨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乳腺癌诊疗的合作及发展。

2.jp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胜致辞

3.jpg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首席执行官Clifford A.Hudis致辞

4.jp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王平致辞

5.jpg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姚智致辞

6.jpg

7.jpg

8.jp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郝继辉、陈可欣、徐波出席开幕式。

9.jp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乳腺肿瘤三科科主任张瑾教授主持开幕式。

     为纪念中国肿瘤学之父——金显宅教授对人类肿瘤防治事业及在乳腺癌防治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纪念金显宅教授创立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新中国第一个乳腺肿瘤专科,召开中国第一届国际性肿瘤学术会议暨中国天津第一届国际乳腺癌会议,大会特别设立“金显宅特殊贡献奖”,颁发给对人类乳腺癌防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

10.jp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名誉主任沈镇宙教授、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Harald zur Hausen教授、ASCO首席执行官Clifford A. Hudis教授、AACR前任主席 Nancy E. Davidson教授获奖。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乳腺肿瘤三科科主任张瑾教授介绍,由于受到不同易感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西方人群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这也提示对于亚洲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方面都应探索不同的策略,而不是盲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待乳腺癌患者。

12.jpg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带来报告

13.jpg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Harald zur Hausen带来报告

14.jpg

AACR前任主席 Nancy E. Davidson教授带来报告

15.jpg

ASCO首席执行官Clifford A.Hudis教授带来报告

16.jpg

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带来报告

17.jpg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Mien-Chie Hung教授带来报告

18.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带来报告

19.jpg

日本昭和大学中村清吾教授带来报告

20.jpg

英国牛津大学皇家学院外科介入试验部主任Michael Douek教授带来报告

21.jpg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癌症与制药科学学院院长Tony Ng教授带来报告

22.jpg

国际乳腺外科(BSI)主席Omar Z. Youssef教授带来报告

23.jpg

韩国国立癌症中心院长Woochul Noh教授带来报告

24.jpg

印度马尼帕尔癌症中心肿瘤科主席Somashekhar.S.P教授带来报告

       随着早诊早治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较好的实体肿瘤之一,新的检测技术、治疗方法和方案层出不穷,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幅度延长,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则成了当前乳腺癌患者的新需求。制定量体裁衣式的精准诊疗策略,是当前乳腺癌诊治的新方向。


(供稿朱芸,摄影张世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