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病例汇报】

2023-08-07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学习神经重症临床干货

专家实用文章,指导NICU病房建设、诊断与监测!

作者: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李琳 刘喜灿 卜淑芳


图片

简介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Diffuse low-grade gliomas,DLGGs)是神经系统中较为罕见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15%。DLGG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部分病例表现为神经功能损害并伴有组织侵犯。无创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和评估DLGGs的首选方法。然而,DLGGs的影像学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高度相似,因此难以诊断,在临床实践中,更容易被误诊和误治。


病例汇报

58岁男性因“幻嗅30min”于12:30来急诊室就诊。患者闻到刺激性气味,主要有酸臭和腥味,呼气、吸气时明显且持续存在。在场的其他人未闻到异常气味。患者有轻微的烦躁,无视觉异常、身体活动能力受损或抽搐。体格检查:脑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常规及相关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图片

(A)头部CT示右侧颞叶轻度低密度影,无明显占位效应,边界不清;右侧颞叶和海马T1WI示轻度低信号(B), T2WI示轻度高信号(C);FLAIR未显示明显高信号(D), DWI示轻度高信号(E), ADC示轻度低信号(F)。(G)增强检查未见明显强化,右侧颞叶及海马弥漫性肿胀,脑沟及脑裂变浅。(H)示肿瘤细胞弥漫性增生,核大、深染,不典型,未见坏死及病理性核分裂,周围可见散在淋巴细胞(H&E ×400)。


1245行头部CT扫描(图A)示,右侧颞叶呈树叶状稍低密度影,占位效应不明显,但边界不清。1249,患者左侧肢体肌力突然下降(V级),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0,立即(12:57)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rt-PA)治疗,随后入院治疗。溶栓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1423急诊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1B-F),右侧颞叶和海马呈弥漫性、稍长T1/ 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轻度高信号,右侧颞叶和海马呈弥漫性肿胀,脑沟、脑裂变浅。增强MRI未见明显强化(图G)。


头颈CE-MRA未见明显异常。


15:38,患者突然出现持续性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随后给予抗癫痫治疗。修正诊断考虑颅内肿瘤可能性,因此将患者转至上一级医院进行右颞叶立体定向活检。


免疫病理检查结果(图H):神经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Vimentin(+)、寡糖-2(olig-2 部分+)、S-100(+)、α -地中海贫血/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 thalassemia/mental retardation syndrome X-linked +)、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 pan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 -)、Ki-67 (30%-40% +);右侧颞叶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不排除胶质母细胞瘤。


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无Chr1P/19q共缺失,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胶质母细胞瘤(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omoter-mutation glioblastoma ),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为IVO- 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区甲基化阴性,PIK3CA和NF1基因检测到致病性突变,CDKN2A基因缺失变异,MDM4拷贝数扩增,无遗传性脑肿瘤相关种系突变。经过靶向化疗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讨论

癫痫是大多数DLGG患者的初始症状。据报道,卒中后嗅觉异常的发生率增加了76%,嗅觉异常可能发生在未经治疗的实体瘤和放疗或化疗后,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这可能与嗅觉受体有关。在本例中,患者的病变位于右侧颞叶和海马,累及嗅觉中枢,因此嗅觉异常应引起重视。


患者既往体健,急性起病,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为持续性幻嗅。头颅CT示嗅中枢位置一致的右侧颞叶稍低密度病灶,未见出血及占位。患者肌力下降,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相关指南的诊疗原则,有静脉溶栓指征,给予标准剂量rt-PA (0.9mg/kg)溶栓治疗。虽然在头部CT出现早期低密度征象,但患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和神经功能障碍。此外,后续MRI显示T1WI低信号,DWI受限,FLAIR或T2WI高信号并不明显,DWI与FLAIR不匹配,静脉溶栓仍可能获益。


该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出现持续性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是卒中后癫痫吗是否与静脉溶栓有关?幻嗅是癫痫的先兆症状吗


我们系统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癫痫与卒中的严重程度、病因、部位有关,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率为16.3%,多见于大动脉闭塞引起的皮质梗死或脑梗死,或发生于有卒中史的患者,神经系统性症状可能为阴性。本例患者的病史及病变部位均不符合上述特点。伴有IDH突变的弥漫性胶质瘤具有较高的癫痫发生率,癫痫往往是临床首发症状,也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表现;然而,颅内肿瘤仍然是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证,因为再灌注损伤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相关,并且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改善比例和长期生存获益。


大多数临床证据表明,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不会增加卒中后癫痫的风险,溶栓后出血转化是卒中后癫痫或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本例CT扫描未见出血迹象,复查CE-MRA未见大血管闭塞,不支持溶栓后出血转化或大面积脑卒中后癫痫的假设。嗅觉障碍是颞叶癫痫的常见症状,多数表现为嗅觉减退或嗅觉缺失。


本病例表现为幻嗅,距癫痫持续状态近4h,在发病形式上与癫痫的先兆症状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该患者的癫痫发作与颅内肿瘤接受静脉溶栓相关,其机制可能是肿瘤内血管异常扩张,组织灌注过度


本例患者为急性起病,嗅觉幻觉与颞叶DLGGs病变有关,与嗅觉中枢定位一致。头部CT早期显示与脑卒中症状定位相关的低密度影,患者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是误诊的原因之一。此外,该患者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MRI无增强,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这是误诊的另一个原因。MRI显示病变范围大,累及多处脑血管血供区,CE-MRA未见大血管异常,病变与责任血管不一致,这也是DLGGs的主要特征。据我们所知,DLGGs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脱髓鞘疾病。


本文报告首例以幻嗅和嗅觉感觉亢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经静脉溶栓治疗,引起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的DLGG病例。


来源: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13105729.pn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20429110229.png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神经内科必会50个知识点!

从病例中学习脑出血的定位诊断

新发成人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流程,一图掌握!

头晕背后的真相

神经系统经典知识点最全总结|图解

诊断癫痫,须掌握脑电图的判读!

脑疝的类型及其影像特征

癫痫持续状态新定义及10个诊治指标

周志强教授:眩晕的规范化诊治

双侧基底节、丘脑病变影像学表现

烟雾病临床分型研究进展

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

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科常见影像征象总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