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梦太多,也算是一种病吗?

2022-09-2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于欢

患者自述

大概是10年前,我偶尔会做一次梦。那时候我还住在职工宿舍,室友会跟我说,你晚上做梦了,你在梦里叫,不过声音很轻,听不清楚。然而,我自己一点意识都没有。后来家里人也这么说,我想做梦也不算什么,从来没有重视。


到了2016年,我自己会意识到自己频繁地做梦,脑子开始不清楚。到了2019年,开始做一些噩梦,有时候身上湿冷,再到后来,做的梦越来越稀奇古怪,会有没见过的动物咬我,我会害怕,尖叫、奔走,总是要扑上去和坏人搏斗。


后来,做梦越来越多,还从床上掉下来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记忆力也不好,碰到一点事就会觉得心烦、没兴趣。直到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教授做科普,她讲的“梦动症”的症状和我一模一样,我想,我大概是生病了。


经过于医生诊断、治疗后,前后大概两个月,那些恐怖的怪梦居然也就渐渐少了。

01
什么是“梦动症”?

“梦动症”是我们的通俗说法,医学术语称作“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一般人在睡觉时比较安静,然而,有些人睡觉时噩梦频繁,随着梦境出现梦呓、喊叫、拳打脚踢,严重时还会从床上跌落而受伤。


这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睡眠疾病,男性占患病人数80%以上。

02
“梦动症”的睡眠特征有哪些?

目前,睡眠相关的疾病有80多种,许多疾病在睡眠过程中都会有不平常的动作,不过与其他疾病相比,“梦动症”的一些症状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累及神经系统广泛区域

正如刘先生一样,“梦动症”患者早期通常是别人告诉他的,他们自己反而认为睡得挺好,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梦动症”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神经系统病变,有些病理改变最早使周围神经系统受到累及,如果累及到嗅球,那么嗅觉就会减退。


比如,有饭烧煳了,或者有些菜不那么新鲜了,这些患者就会闻不到,比别人要迟钝一些。如果影响到肠道的自主神经,这些患者就会有排便困难。

梦境具有很强的场景性

正如刘先生的叙述,他能够非常清晰、详细地描述梦境,比如和坏人做搏斗,他对这个梦境内容的描述很有场景性,并且他所做的动作是对这个场景的一个反应。这也是我们鉴别晚上到底是癫痫发作,还是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要点。

能够清晰地记得梦境

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会说我晚上做梦了,但我记不得梦里的内容。


但是“梦动症”患者不一样,他们在做梦的时候是很容易被唤醒的,醒了以后对这个梦有非常清晰的记忆,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梦境。

日间症状相对隐匿

“梦动症”患者除了有夜间症状以外,日间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体征,如果涉及情绪的话,大多只会出现淡漠、失去兴趣,而不会有明显的忧郁、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情绪波动。


“梦动症”的发展方向在后期有可能会转变成帕金森病,在转变成帕金森病的过程中,晚上的动作反而会变少,有的人甚至在转变成帕金森病的这一年,夜间突然就没有动作出现了。也就是“梦动症”的症状消失了,没多久肢体僵硬等运动症状逐渐出现了。

03
怀疑有“梦动症”应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科医生的病史询问和神经系统检查。


另外,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梦动症”必不可少的客观检查手段。


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各种电信号,包括脑电信号、眼电信号、肌肉活动信号、呼吸信号,并通过音频视频捕捉梦境相关动作。医生通过对睡眠期间发生的各种信号进行判读,识别“梦动症”的蛛丝马迹。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监测的那天晚上“梦动症”没有发作,无法得出诊断。其实,这个检查技术是非常灵敏的,就算大的动作不出现,下颌和下肢肌电导联上也会出现星星点点的异常信号。

04
“梦动症”可以治愈吗?

被确诊了”梦动症”,不必惊慌。一般来说,坚持服药控制症状,积极配合医生随访病情变化,多数患者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患病前的生活状态,很好地享受生活。


但是,由于“梦动症”是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上游疾病,病情有可能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发生转变,所以定期门诊随访,每1-2年复查一次睡眠监测还是非常必要的。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END
推荐阅读

☞一定要知道!烧烫伤的急救处理

☞都是妇科炎症,感染源却不同!支原体、衣原体有啥区别?怎么治疗、预防?

☞ 男性感染HPV有啥症状?

☞ 小儿高热惊厥的 10 大紧急处置措施

☞ 高龄!瘢痕子宫!妊娠格外要注意了

☞ 人工流产后,身体会经历哪些变化?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