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主要原因在于该病进展迅速且确诊时多已处于晚期。早期筛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但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胰腺癌早期筛查方案,导致其早期诊断面临诸多挑战。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秀超副主任医师等在郝继辉教授指导下,联合世和基因及胰腺肿瘤区域专科联盟多家成员单位开展的DECIPHER-P-PDAC研究成果在美国癌症研究协(AACR)会刊《癌症发现》(Cancer Discovery ,IF=33.3)杂志重磅发布。本研究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循环游离DNA(cfDNA)的非侵入性检测模型,通过整合多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实现了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该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生物标志物的局限性,还在前瞻性高危队列中验证了其临床适用性,为拓展胰腺癌早筛的目标人群、优化筛查路径提供了有力证据。
胰腺癌作为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类型之一,临床预后极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仅约11%。胰腺癌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现有筛查手段如磁共振成像和内镜超声检查,虽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但因其费用较高并具有一定侵入性,目前主要局限于具有明确家族史或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难以推广至大规模人群筛查。另一方面,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9-9在早期胰腺癌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理想,无法作为有效的独立筛查指标。
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经济、便捷且具备高敏感性的非侵入性筛查方法,成为临床非常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DECIPHER-P-PDAC研究应运而生。该研究包括三个队列,其中训练队列467例(232例胰腺癌患者和235例健康人)、验证队列352例(174例胰腺癌患者和178例健康人)、肥胖/糖尿病人群前瞻队列1926例(903例糖尿病史、1023例肥胖)。研究通过将机器学习与cfDNA 片段多组学特征(拷贝数变异 CNV、片段长度分布 FSR、片段链偏向性特征 OCF)深度整合,开发胰腺癌早期筛查模型,并前瞻性地在真实世界胰腺癌风险人群中验证了该模型的性能。
模型在训练队列中AUC达0.980,在独立验证队列中同样保持出色性能,AUC为0.962,显著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CA19-9(训练队列AUC=0.819,验证队列AUC=0.876)。模型在训练队列中的敏感性为92.2%、特异性为97.9%,在验证队列中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7.8%。
为在真实应用场景中评估模型的性能,研究纳入由1926名糖尿病史和肥胖参与者组成的胰腺癌风险人群前瞻性队列。所有参与者均接受cfDNA检测,并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共确诊31例癌症及相关疾病,包括8例胰腺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1例浆液性囊腺瘤(SCN),以及21例肺、肝、结肠等其他部位的癌症或癌前病变。模型对胰腺癌的检出率达75%(6/8),所有检出病例均为早期(3例0期、1例Ⅰ期、2例Ⅱ期),而CA19-9对胰腺癌的检出率仅12.5%(1/8,且为Ⅱ期)。与影像学相比,模型能提前45-298天(中位227.5天)发现病变,为胰腺癌早期诊断争取关键时间窗口。
无筛查实施时,仅6.22%胰腺癌患者在Ⅰ期确诊,58.53%在Ⅳ期确诊,5年生存率仅7.59%;该模型若应用于临床,预计85.58%患者能在Ⅰ期确诊,理想条件下无Ⅳ期病例,5年生存率可提升至33.34%,因早期诊断带来的绝对生存率改善达25.75%。为评估模型的筛查潜力,研究对10万人假设人群开展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相较于CA19-9,模型额外检出20例胰腺癌,敏感性提升8.22%,且阳性预测值(19.60%)与准确率(97.77%)均显著更优。模拟分析表明,模型可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为破解胰腺癌“早诊难、预后差”的临床困境提供了新策略。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药物成药性评价与系统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市消化系统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胰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中国临床肿瘤》执行主编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教育部霍英东教学成果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ancer Cell、Cell Res.、Cancer Discov.、Gut、Gastroenterolog、Sci Adv.、Nat. Commun.、J. Exp. Med.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肿瘤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
2025年度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天津市“131”创新人才
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
天津市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一等奖以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等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