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新诊断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中,仅小于5%的患者处于加速期,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异质性较大,且相关研究较少。
根据欧洲白血病网(ELN)标准,初诊加速期定义主要包括:
✔ 原始细胞增多:初诊时外周血和/或骨髓原始细胞15%~29%;
✔ 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增多:初诊时外周血和/或骨髓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30%;
✔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初诊时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 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减少:初诊时PLT<100×109/L。
既往研究报道,年龄越大、血红蛋白浓度越低,原始细胞百分率越高、存在细胞遗传学附加异常以及3个月时的TKI治疗反应按2020年ELN的标准评为警告或失败与初诊加速期患者生存率更低相关。此外,比较该人群接受一线伊马替尼和第二代TKI(2G-TKI)治疗结局的研究较少。
2022年,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倩教授团队回顾性分析了从2002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就诊并接受一线TKI治疗的278例按照ELN标准评估为初诊加速期的CML患者,分析了初诊时的临床特征与无转化生存(TFS,转化指血液和/或骨髓原始细胞≥30%)和总生存相关的因素。
1、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和/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15%)和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较低(<3%)与TFS较差相关;年龄大(≥60岁)、血小板计数低(<230×109/L)以及血液和/或骨髓原细胞比例高(≥9%)与总生存较差相关;
2、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显示,接受2G-TKI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的累积发生率,但TFS和总生存与接受伊马替尼相似。
该研究发表于《白血病》(Leukemia)杂志。
近日,江倩教授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回顾性收集了来自中国37个中心的430例初诊加速期CML患者诊疗数据,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加速期特征的CML患者一线接受伊马替尼或2G-TKI治疗反应及结局的差异。
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所有初诊加速期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型加速期患者中,一线接受2G-TKI治疗可获得更高的完全细胞遗传学(CCyR)、主要分子学(MMR)和MR4.5率,而TFS和总生存与伊马替尼治疗组相似;在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减少型加速期患者中,一线接受2G-TKI治疗与较差的TFS相关;
2、PSM分析显示,在所有初诊加速期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型加速期患者中,一线接受2G-TKI治疗可获得更高的CCyR、MMR和MR4.5率,而TFS和总生存与伊马替尼治疗组相似;而在原始细胞增多型加速期和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减少型加速期患者中,一线接受伊马替尼或2G-TKI治疗反应和结局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发表于《美国血液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通过上述两项研究,团队对初诊加速期的CML患者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与治疗反应及结局相关的因素,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发现,在所有初诊加速期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型加速期患者中,与伊马替尼相比,接受2G-TKI作为一线治疗有更高的CCyR、MMR和MR4.5率,但TFS和总生存相似;
而在原始细胞增多型加速期和治疗无关的血小板减少型加速期患者中,一线接受伊马替尼或2G-TKI治疗反应和结局均无显著差异。
这两项工作为初诊加速期CML患者一线TKI选择策略提供了证据,有助于医生对初诊加速期CML患者更好地进行分层、个体化管理。
撰文:杨森 张小帅 江倩
审核:江倩
首发:随遇而安
江倩
国家中心PI 、教授
主任医师、博导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杨森
导师:江倩教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张小帅
导师:江倩教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点击海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