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读懂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

2021-10-0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Lemmel 综合征

疾病概述


Lemmel综合征(Lemmel syndrome)即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又称十二指肠憩室并胆胰管综合征,是指十二指肠憩室压迫胆总管,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排泄而发生梗阻性黄疸或胰腺炎病征。(同义词:乳头综合征。)


【病理与病因】


先天性因素:憩室发生区一般为十二指肠发育的薄弱点;

后天性因素:主要为憩室炎症等的长期刺激,Oddi括约肌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使肠液逆流,导致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发生胆胰疾病。

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部的憩室,一旦压迫胆总管的十二指肠开口处,即可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排泄,发生胆汁和胰液淤滞,使管腔内压力升高,诱发胰腺炎或梗阻性黄疸。个别患者胆总管向憩室内开口,或向憩室呈部分开口,易导致Lemniel综合征发生。


内镜所见


除可发现憩室的开口外,还可了解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镜下憩室在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有边缘整齐的唇洞口,无活动性胆汁溢出;在较大的憩室内可见不能移动的食物残渣,若并发憩室炎则洞口边缘唇部红肿、触之易出血,若将导管插入洞内则折回肠腔。


各学者报道患病率不等,常规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率为2%~7%,内镜逆行胆胰管检查(ERCP)平均为15%,尸检为23%。


【临床表现】


最常见体征/症状:间歇性上腹部疼痛或饱胀感、反酸、嗳气;严重者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或胰腺炎症状。

多发生于56~76岁的中老年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若无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预后良好。

诊断确定后原则上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两大类:直接针对憩室的手术,包括憩室切除术和憩室内翻缝合术;不直接处理憩室而采用各种转流术;内支撑管引导下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影像表现】


X线表现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十二指肠降段乳头旁憩室,与肝胰壶腹关系密切(图-1A,B)

CT表现

胰头部右后方呈圆形含气囊袋影,可有液平;服用阳性对比剂均能见对比剂进入憩室,部分憩室内可见食物残渣影填充(图-1C,D);胆总管的中上段扩张,下段与憩室关系密切。

MR表现

十二指肠环内侧和胰头间呈类圆形囊状液体信号影,与十二指肠关系密切,或与肠腔直接沟通,部分可突入胰头,与胰腺组织交界处清楚、锐利,其内可见液气平面,若憩室内有食物残渣充填,则表现为混杂信号;多方位MRCP重建结合横轴位及冠状位图像观察,显示病灶位于胰头内但未完全被胰腺组织包绕,且与十二指肠有直接相连。

推荐影像学检查:MR检查。


【鉴别诊断】


胰头囊腺瘤:胰腺囊腺瘤多表现为多发分隔,增强分隔可见强化,一般不会引起胆管炎、胆管结石或胰腺炎等并发症。

胰头假性囊肿:胰头区类圆形囊性液性信号影,可并发胰腺炎等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透视鉴别。

乳头区淋巴管瘤:少见,薄壁囊性液性信号影,增强扫描后无强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亦可鉴别。



典型病例


图-1 Lemmel综合征


内容节选自《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全身综合性疾病分册》

文章转发自新乡医学影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