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胸腔闭式引流

2021-05-1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胸腔闭式引流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保持管道连接处衔接牢固。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务必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止空气进入胸心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有效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此体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积痰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


3.保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不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4.妥善固定

引流管长度约为100cm,应妥善固定于床旁。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水封瓶置于床上患者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其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5.观察、记录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每日用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


6.拔管指征

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拔管,迅速用凡士林厚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1d。

7.拔管后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拔管后第二天需更换敷料。


河南中医一附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作者海姣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