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对于夜间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监测有什么建议?

2022-06-19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原创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许樟荣教授:

夜间出现低血糖这一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中。患者夜间出现低血糖、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脑死亡等。因此夜间低血糖是十分不安全的,那么如何避免夜间低血糖呢?


首先要分析患者低血糖的原因,进行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口服促泌剂类降糖药的患者,若胰岛素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血糖降低后会反应性的引起血糖升高(苏木杰现象),这类患者需要进行多次夜间血糖监测,分别于睡前、凌晨1-2点,3-4点,若出现血糖先低后高的情况,则要减少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这种苏木杰现象通常见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对于晨起高血糖但糖化血红蛋白不高或尿糖不高的患者,需要警惕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胰岛素或药物剂量不够,后半夜血药浓度不够,血糖升高(黎明现象),这种情况则要增加胰岛素或口服药的剂量,或更换胰岛素种类,选择长效胰岛素。


通过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夜间的血糖,可以鉴别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本文整理自云问答:许樟荣教授答疑2型糖尿病诊治

点击观看↓

eb0e7148bb4dada49bb06dbe350c8dd.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