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汪晶
病史介绍
姓名:谭某某,年龄:39岁,婚育状况:已婚已育
入院时间:2017年10月2日
主诉:发现盆腔包块5月,下腹痛3天
现病史
患者既往行2次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
2018年4月:体检CA125增高至256U/ml,外院复查B超示盆腔多发囊实性混合性包块,当时未行特殊处理。
患者近3天:出现上腹痛,当地医院予以护胃、止痛(具体不详)治疗。
现因患者腹痛无明显好转,转至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收入院。
既往病史
2013年3月: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具体不详),术后病检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未予特殊治疗。
2014-02-27日:行腹腔镜探查+盆腔粘连松解术+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成形术,盆腔正中有一7*6cm大小包块,分叶状,为左右侧卵巢囊肿粘连而成,直肠上提粘连于双侧骶韧带,陶氏腔封闭,盆腔腹膜可见散在绿豆大紫蓝色异位病灶,分离粘连过程中见囊内为大量巧克力样液体。
出院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 双侧卵巢囊肿IIc型。
术后随访:术后肌注达菲林针6个周期,建议短效避孕药治疗,患者个人原因未遵从 。
生育史:26岁结婚,G4P2A2,顺产2胎,人工流产2次。
月经史: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6天,量中等,伴痛经。
家族史:否认慢性疾病及传染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及辅助检查
一般查体:BP:102/62mmHg,R:19次/分,P:81次/分,T:38.5℃ ,神清,正常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稍紧张,下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上缘达脐上一横指,活动度欠佳,腹壁可见四个腹腔镜小疤痕。
专科查体:外阴已婚式,宫颈轻度糜烂,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稍大,子宫前方可及男拳大小,质软,活动欠佳,活动差,压痛(+),左侧附件区可及鸭蛋大包块,右侧附件区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结果
入院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胸片均正常,AMH1.06。
肿瘤标记物:CA125↑948.40U/ml,CA199↑47.50U/ml,余均正常。
盆腹腔MRI(2018090900826)提示:1.下腹腔及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考虑卵巢肿瘤性病变;2.子宫未见异常,宫颈腺囊肿;3.盆腔少量积液。
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肠镜示:肛门口可见痔静脉曲张。其他检查无特殊异常。
MRI特点 :
辅助检查结果
主要诊疗过程
入院初步诊断:盆腹腔巨大包块性质待查
二次巧囊剥除术后
治疗方案选择
盆腔包块穿刺?
剖腹探查术?
手术经过
2017-10-12日行剖腹探查术 :
术中见盆腹腔有淡黄色腹水约3000ml,缓慢分次吸尽腹水,盆腔被一大小15x13x10cm瓷白色包块占据,表面可见菜花样组织,探查包块来源于左侧卵巢,子宫正常大小,表面未见癌灶,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子宫直肠凹陷腹膜可见少许菜花样病灶累及,大网膜呈病灶,最大病灶位于肝区直径约4cm,肝胆胰脾未触及明显异常,盆底腹膜后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全面探查后行包块切除并送快速冰冻切片,回报:左侧卵巢恶性肿瘤建议待常规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
患者39岁,充分与患者丈夫沟通后,根据治疗原则,故行剖腹探查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
术后病检
病理诊断: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右侧卵巢滤泡囊肿,双侧输卵管慢性炎,子宫呈腺肌症改变,慢性宫颈炎,增生期子宫内膜;大网膜可见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盆腹腔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诊断:
1.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IIIC期
3.双侧输卵管慢性炎
4.子宫呈腺肌症改变
5.慢性宫颈炎
6.增生期子宫内膜;
预后及随访
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恢复尚可正常出院。
辅助治疗:患者行化疗6次。
随访:每三月复查1次,肿瘤标记物及盆腹腔MRI未见明显异常。
化疗过程
基因检测
2018-11开始服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300mg po Bid
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无消化道、骨髓抑制、肌痛等不良反应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结果正常
SOLO1: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用于新诊断的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含铂化疗后的III期试验
SOLO1:研究设计
SOLO1:研究者评估的PFS
2018年12月19日,美国FDA正式批准奥拉帕利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