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咳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许多疾病都可能引发咳嗽,其病因复杂多样。在中医理论中,咳嗽主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准确辩证是合理用药、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外感咳嗽
(一)风寒咳嗽
辩证要点: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紧。其发病多因人体劳累过度,再加上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所致。
用药选择: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方剂是三拗汤合止嗽散。若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较为合适,它能解表散寒、宣肺止嗽,有效缓解风寒咳嗽症状。
(二)风热咳嗽
(三)风燥咳嗽
辩证要点:又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咳嗽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凉燥咳嗽则是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状。风燥咳嗽多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发病,外感燥邪,损伤肺津所致。
用药选择:温燥常用桑杏汤,以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中成药可选用川贝枇杷露,能润肺化痰止咳。凉燥则用杏苏散,以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也可服用通宣理肺丸来应对,借助其散寒解表的作用缓解凉燥咳嗽。
二、内伤咳嗽
(一)痰湿咳嗽
辨证要点: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伴有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主要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上渍于肺,阻碍肺气所致。
用药选择: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主,方剂选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中成药有橘红痰咳液,能理气化痰、润肺止咳,有效改善痰湿咳嗽症状。
(二)痰热咳嗽
辨证要点: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多因外感热邪,或体内痰湿郁久化热,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而发病。
用药选择:治疗宜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常用中成药有肺力咳合剂,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的功效;蛇胆川贝液也能清热化痰、止咳,可有效缓解痰热咳嗽。
(三)肝火犯肺
辨证要点: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主要是因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导致咳嗽。
用药选择:以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为主,方剂选用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通过清泻肝火、降气化痰来缓解咳嗽症状。
(四)肺阴亏虚
辨证要点: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多因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引起咳嗽。
用药选择:治疗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常用方剂沙参麦冬汤。可选用养阴清肺膏等中成药,以达到滋阴润燥、清肺利咽的效果,缓解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
准确掌握咳嗽的辨证要点,根据不同证型合理选择用药,是中医治疗咳嗽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辨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转自:基层医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