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闻每周看
初评稳定型胸痛,CT优于冠脉造影 对于疑似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稳定型胸痛患者,无创冠脉CT能否作为侵入性冠脉造影(ICA)的替代方案?3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DISCHARGE研究结果:CT可替代ICA作为初诊手段。这项在欧洲进行的多中心RCT研究,纳入3561例30岁以上、验前概率中等、且拟行ICA的稳定型胸痛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CT组和ICA组。中位随访3.5年,98.9%的患者完成随访。结果发现,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相似(2.1% vs. 3.0%;HR=0.70;P=0.10)。与ICA组相比,CT组的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0.5% vs. 1.9%;HR=0.26),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比例也较低(14.2% vs. 18.0%;HR=0.76)。在最后4周随访期,CT组与ICA组分别有8.8%与7.5%的患者报告心绞痛,无显著差别。
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逆转心脏重构和减轻瓣膜反流 3月15日,JACC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逆转心脏重构及减轻瓣膜反流。该研究纳入117例房颤患者,连续接受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47例患者通过电复律或消融手术积极恢复窦律,左右心房容积指数(Vi)、右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有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四腔功能改善(P<0.05)。39例患者未恢复窦律或复律失败,左房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有增加,四腔功能无改善,同时左房排空分数降低(P<0.05)。31例患者自行恢复窦律,其四腔容积指数及功能均无变化。功能性反流在主动或自行恢复窦律的房颤患者中均有改善(P<0.05)。
普拉格雷降阶梯治疗有益于接受复杂PCI的患者 3月9日,JAMA Cardiology对HOST-REDUCE-POLYTECH-ACS试验进行事后分析,探讨普拉格雷降阶梯治疗的益处能否在复杂PCI中得以维持(植入3个或更多支架,治疗3个或更多病变,分叉PCI,支架总长度≥60mm,左主PCI,严重钙化)。该试验是一项在韩国35家医院进行的RCT研究,纳入2271例接受PCI的ACS患者,其中705例患者接受复杂PCI手术,其余患者接受非复杂PCI手术。所有患者在PCI术后1个月时被随机分配到普拉格雷剂量降低组(5 mg/天)或常规组(10 mg/天)。结果显示,不论PCI复杂与否,普拉格雷剂量降低不会增加1年内MACE发生风险,但会降低BARC 2或以上的出血事件。
注射CDCEXO或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病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传统射频消融术通过破坏折返相关的存活心肌缓慢传导区终止室速发作。3月9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一项通过提高缓慢传导区局部心肌活力,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研究人员在发作室性心律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猪模型中,注射由心肌球来源细胞分泌的外泌体(CDCEXO),一个月后随访发现CDC外泌体可减少心肌瘢痕,改善缓慢传导通路,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在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实验中证实了CDC外泌体具有显著抗纤维化作用。研究提示,注射CDC外泌体或可成为非破坏性替代常规消融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的方法。
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服用NOAC治疗或有净临床获益 目前,对于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是否应该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尚未达成共识。3月10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结果: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可能有临床净获益。该研究在欧洲多个中心纳入超过5.9万例新诊断为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37%的患者服用NOAC,19%的患者服用VKA,53%的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结果显示,与未治疗组相比,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卒中率较低(HR=0.72),而颅内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HR=0.84)。与未治疗组相比,接受VKA治疗的患者卒中发生率较低HR=0.81),但颅内出血发生率增加(HR=1.37)。VKA治疗与NOAC治疗两组卒中发生率相似(HR=0.92),但NOAC治疗组颅内出血发生率较低(HR=0.63)。
艾多沙班可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近日,Circulation发表ELDERCARE-AF研究亚组分析,对肾功能不全的日本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日服用15 mg艾多沙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该研究纳入984名80岁以上且CHADS2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配至艾多沙班组与安慰剂组。根据基线肾功能水平,将患者分为严重肾功能不全(CrCl 15~<30 mL/min)、中度肾功能不全(CrCl 30~50 mL/min)和正常肾功能及轻度肾功能不全(CrCl>50 mL/min)三个亚组。中位随访时间466.0天,与安慰剂组相比,无论肾功能不全程度如何,艾多沙班治疗组的卒中/全身性栓塞发生率均有降低(P=0.91),且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增加(P=0.63)。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体外反搏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上发布《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 EECP在慢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规范化治疗、治疗参数调整、分级诊疗以及慢性冠脉综合征伴其他临床情况的治疗等给出了建议,旨在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衰患者往往合并肾功能不全,3月3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发布了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新四联药物的专家共识,该共识给出了基于肾功能的多级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启动和调整方案,指导心衰患者用药。
3月7日, Circulation发表《心脏-肿瘤药物相互作用:AHA科学声明》。该科学声明阐述了心脏和肿瘤药物相互作用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临床管理相关方案。
3月8日下午,全球首例成功移植猪心脏的患者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去世。该患者于1月7日接受猪心移植手术,术后心脏运转良好,病情在患者去世前几日突然恶化,目前还未查明原因,研究人员计划对患者死因进行彻底审查,并将结果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
3月9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国内首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与埋藏式除颤器(ICD)一站式手术。
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暨第六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学会议将于2022年10月10日~10月1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四地同时拉开帷幕。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牵头研发的肾动脉冷冻消融系统CryoFocus的FIM研究结果,成功发表在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杂志上,证实了该系统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期我们特邀Cryo-RDN研究牵头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对该研究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