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分享:刘登尧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介入诊疗科
病例点评:黎海亮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及微创介入科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发病率在全球排位第四,死亡率排位第三,中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发病率占到45%-55%,肝癌的治疗任务艰巨,肝癌的治疗策略也逐渐从单一局部治疗向联合系统治疗转变,肝癌的综合治疗将会是未来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国内多项研究证实,索拉非尼是目前有明确生存获益的系统治疗药物,近年来靶向药物联合HAIC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2019年广州一项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III期研究(纳入247患者)数据显示,在HCC合并PVTT患者中,索拉非尼联合HAIC,对比单纯索拉非尼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OS和PFS。本案是一例晚期肝癌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IIIa期患者,选择采用局部联合全身的治疗方案。在索拉非尼联合PD-1后增加局部HAIC治疗手段,治疗后患者病灶明显缩小,AFP由936.20 ng/mL降至6.20 ng/mL,病情得到较好改善,回访稳定,患者持续受益中。
基本情况
李某,男性,53岁。“肝癌综合治疗4月。”
现病史:上腹胀痛多于劳累后出现,加重期无明显诱因且腹痛呈持续性,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呕血、黑便;当地医院给予CT检查及对症处理,不见好转。2019-12临床诊断明确为:肝恶性肿瘤(IIIa期,BCLC C期),于2019-12-10开始行“索拉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后于2020年1月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并继续联合口服“索拉非尼”及“信迪利单抗”免疫靶向治疗。
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病史20余年,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murphy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WBC 5.02×109/L,HGB 144 g/L,PLT 140 ×109/L;凝血五项:D-二聚体0.110 mg/L FEU,PT 12.0 sec;生化全项:TBIL 29.9 μmo/L,ALB 42.30 g/L,ALT 105.9 IU/L,AST 93.8 IU/L;AFP:936.20 ng/mL;乙型肝炎DNA测定: 低于最低检测限copies/mL;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
影像学检查:2019-12-10首诊
诊断
肝恶性肿瘤(IIIa期,BCLC C期,肝右静脉、门静脉主干癌栓)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体力评分:ECOG 0
肝功能储备能力:Child-pugh 6分,A级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方案
靶向+免疫+抗病毒
靶向治疗:索拉非尼 400 mg,口服,bid
免疫治疗:PD-1(信迪利单抗)200 mg,静点,q3w
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 0.5 mg,口服,qd
复查:
2020-01-15:l实验室检查:WBC 4.75×109/L,HGB 140 g/L,PLT 101×109/L,TBIL 24.10 μmo/L,ALB 36.80 g/L,ALT 170.2 IU/L,AST 158.0 IU/L; AFP:783.24 ng/mL;乙型肝炎DNA测定: 小于最低检测限 copies/mL。第二阶段方案
介入治疗
HAIC:奥沙利铂 100 mg 肝动脉泵入2小时 5-Fu 3500 mg 肝动脉泵入24小时
治疗小结:
AFP情况:
影像学变化:
心得体会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强调局部联合局部/局部联合全身治疗。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显著,HAIC联合治疗是未来的探究热点。
国内2019广州数据显示HAIC联合索拉非尼显示改善了HCC合并PVTT患者的OS和PFS。
目前患者的治疗稳定,基本状态良好,期待再次复查观察疗效。
此病例为HAIC联合索拉非尼加PD-1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于2019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IIIa期,BCLC C期,存在血管侵犯。首先明确了全身治疗方案,采用索拉非尼联合PD-1。治疗一个月后,病灶已经得到控制,并且较之前有缩小。在局部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选择进行HAIC治疗。两个月后病灶显著缩小,且AFP大幅下降,这也证明了HAIC联合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的优势是十分明显。此病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为HAIC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思路。
因为当前有很多HAIC联合靶向的研究,并且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HAIC联合靶向治疗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治疗手段,临床可依据肝癌情况灵活选用。虽然HAIC与TACE临床疗效对比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它们在总体上,都是遵循了局部加全身的治疗手段,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019年我国广州数据显示:HAIC联合索拉非尼显著改善HCC合并PVTT患者的OS和PFS。结果可能归因于HAIC能够有效降低肿瘤负荷,而索拉非尼对肿瘤负荷低的患者疗效更加显著。
在本病理的诊疗过程中,在遵循指南的前提下,强调了局部联合全身的联合治疗。并且一线靶向药物选择索拉非尼,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小,不同于其他靶向药物,一线索拉非尼“赢在起点”,联合HAIC进行全身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本篇内容由黎海亮专家审校及点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码观看直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