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10个关于糖尿病的谣言,第一条就误导了无数人!

2022-03-16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原创

谣言粉碎机

今天我们来谈谈关于糖尿病的那些谣言~

微信图片_20220315133302.png


谣言一: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爱吃糖与糖尿病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


谣言二:“神药”、新技术彻底治愈糖尿病


“我可以彻底治疗糖尿病,永不复发”;“现在有了新科技能治愈糖尿病”等说辞都是谣言。


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最理想的状态,是可以脱离药物和胰岛素,这是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能达到我们常说的糖尿病缓解状态,并不代表着糖尿病完全治愈,这也是国际上的共识,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治愈,如果有听说能治愈糖尿病的产品,请大家不要轻信。


谣言三: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英国Pyke观察单卵双胞胎糖尿病达20余年,1982年他总结了200对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其中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两个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54.4%,这说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双亲均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也并非100%都患糖尿病,仅有5%患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隔代遗传。


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不是单一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突变。且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


同时糖尿病通过后天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可以预防的。


谣言四: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会上瘾”是一个很典型的关于糖尿病的谣言,胰岛素是正常情况下人体本身就有的一种激素,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不能停药,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缺乏,无法调控血糖。


另外,很多初发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尽早将血糖稳定下来,以减少高血糖的风险,在血糖稳定后,是可以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药物的;但如果是胰岛功能不足,血糖控制差,很难用药物改善,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尽管如此,打胰岛素也不存在“成瘾”一说。


谣言五:血糖越低越好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血糖越低越好,少吃饭或者不吃饭,让自己保持低血糖的状态,其实糖尿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长期的高血糖,糖尿病人往往较为耐受高血糖状态,但如果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严重时还会造成脑细胞的不可逆损伤。 


谣言六: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主食摄入应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完全去除一大类食物,显然是不科学的。


之所以会流传“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的说法,是因为在常见的主食中,如白米饭、白馒头、包子、大饼、油条等都属于高GI食物,且中国居民一顿饭中主食的摄入量往往很多,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研究显示,与单纯吃白米饭相比,分别用斑豆、黑豆或红腰豆替换三分之一的白米饭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因此,在选择主食时,应在精制主食中加入全谷物和杂豆类。例如在白米饭中加入糙米、燕麦米、紫米、小米;用麦面、全麦面、玉米面替代白面等。


谣言七: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


真相:无糖食品的升糖指数可能更高!


我国很多无糖食品都会用代糖来代替,例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这类物质的甜度比糖要高很多。然而,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相反,为了保证口感,无糖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加入大量的油脂,热量一点也不必含糖食品低,因此,这样的“无糖食品”同样是不建议食用的。


选择无糖食品时要擦亮眼睛,看看食品配料表再做决定。


谣言八:只要吃药就不用再控制饮食


真相: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案,饮食控制是治疗的基础手段。


不控制饮食的治疗,再好的降糖药物也难以发挥良效。饮食调控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做到的一点。


谣言九: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血糖正常或平稳一段时间时,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切忌自行停药,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胰岛细胞的损伤,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谣言十:得了糖尿病,得高强度运动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一环,但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一个误区,为了健康,就要多运动,有的患者甚至给自己确定了目标,一天要走3万步、5万步才行。殊不知,过度、过量运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还会导致其他运动伤害。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以中等强度为宜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运动前应热身,运动后应放松。建议测算运动时的脉率=170-年龄


不同强度的运动如下表

微信图片_20220315133306.jpg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运动处方简表

微信图片_20220315133308.jpg


来源:整理自糖尿病网、护糖天使、广医三院、华医网、好医讲糖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