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翟笑 周翔 柴晓峰
01.
甲状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该病确切病因尚不确定,目前认为可能与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碘摄入情况、电离辐射、性别、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其中,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并对其增殖和分化产生影响,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性别方面,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他一些甲状腺疾病,如腺瘤样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该类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02.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大多数患者并无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时由触诊/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通过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或手术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少数患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的减低或亢进,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晚期乳头状癌可能出现局部肿块疼痛,体积较大时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食管导致狭窄或移位。也可能出现局部侵犯症状,如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侵犯颈神经丛则出现耳、枕、肩放射性疼痛。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则可表现为相应颈部区域肿块。
03.
如何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癌?
甲状腺超声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具参考价值的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而廉价,高分辨率超声可检出甲状腺内直径>2 mm的微小结节。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中特异性最高的为: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甲状腺外侵犯、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等。基于超声下结节包含的恶性征象数量,形成了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 其中1、2类均代表无恶性风险,3类表示良性可能结节,恶性风险<2%。4类则定义为“可疑恶性结节”,根据恶性征象数目不同,分为4a、4b和4c级,对应的恶性风险分别为2%-10%,10%-50%,50%-90%。5类高度提示恶性,恶性风险>90%。6类为经病理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是重要的术前诊断技术,其在超声辅助下利用细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对目标病灶性质进行判断。对于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有恶性征象者,推荐进行US-FNAB;对于直径≤1cm 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若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可考虑超声引导下FNAB: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有恶性征象;伴超声所见颈部淋巴结异常;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18F-FDG显像阳性;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随访,通常应用甲状腺超声技术,对于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超声随访中应注意原结节体积是否增大或出现前述恶性征象。
04.
得了甲状腺癌预后怎么样?
总体原则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的主诊医师制定,有以下常见方案可供参考:
NO.1 密切观察
谈癌色变是多数患者面对恶性肿瘤时的心态,然而如果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也许是不幸中万幸。研究发现,低危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灶增长和新发淋巴结转移率低;即使因为病灶增长或新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实施手术,也没有发生威胁生命的复发或者死亡。因此,在2020年日本内分泌外科学会发布的《甲状腺低危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适应证和管理策略的共识声明》,明确提出主动监测的管理策略:
适用人群:临床TNM分期为T1aN0M0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且无高危特征。高危特征包括:①有临床证据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罕见);②临床考虑侵犯喉返神经或气管;③被诊断为不良亚型的乳头状癌(罕见);④肿瘤临近气管并且可能侵犯;⑤肿瘤位于喉返神经走行区域;⑥合并有其他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需要手术者;⑦年龄小于20岁。
监测频率:前1-2年每半年一次,如无进展此后可放宽至每年1次。
是否需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获益不明确,如治疗,维持TSH正常低值。
何时转为积极干预:最大径增长超过3mm或绝对最大径超过1cm(也可放宽至13mm)。
NO.2 手术
大多数甲状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癌症病灶得到根治性治疗。多数医院采用颈部4cm左右横行切口,也有部分医院做经乳房或腋窝的腔镜下甲状腺结节切除。切除的范围包括部分或全部甲状腺,可能还包括附近的淋巴结。由于甲状腺临近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组织等,术后短期需关注有无局部肿胀、吞咽和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手足麻木或抽搐等症状。
NO.3 放射性碘
放射性碘有药片形式或液体形式,通过口服使用,它具有少量放射性,能破坏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医生会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综合评估后判断您是否应使用放射性碘。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期间应注意家人尤其是婴幼儿的辐射防护。
NO.4 甲状腺激素
在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根据甲状腺癌风险分层,应用甲状腺激素药物,以抑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并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复发风险。治疗持续时间约5-10年,在此期间应注意心脏疾病及骨质疏松的风险。
来源:泌语协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