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别错过!改写糖尿病命运的两大黄金时机,最全攻略看这篇

2025-04-06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b9a32d106b6e9ce5bb68973ade9b233.jpg

点击图片,一键进入 ↑↑↑



糖尿病逆转有两个“黄金时机”,抓住一个就可能改写命运。



糖尿病为何能逆转?


过去认为胰岛β细胞不能再生,长期暴露在高糖环境下会大量凋亡,从而发生糖尿病。

但近年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不仅存在“后备军”,且部分细胞只是对血糖的敏感性变迟钝了,并没有完全凋亡。

另外,虽然糖尿病持续10年以上,患者体内的胰岛β细胞数量会损失50%,但只要还有30%在正常工作,血糖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

因此,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纠正高血糖毒性,恢复胰岛β细胞正常功能,从而“逆转”糖尿病。

originoo_291524278.jpg



糖尿病逆转的“黄金时机”


糖尿病前期刚确诊糖尿病时,是糖尿病逆转的2个“黄金期”。

在这两个阶段,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时间还不长,及时纠正高血糖毒性,恢复现有的胰岛β细胞正常功能,就有极大可能“逆转”糖尿病。


对于病程在5年之内的糖尿病患者,要实现逆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无胰岛细胞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为阴性,表示患者无自身胰岛破坏的免疫反应,有很大的逆转机会。


👉 BMI高

超重和腹型肥胖的患者,即BMI≥25 kg/m2或腰围>90 cm的男性、腰围>85 cm的女性,逆转的可能性更高。

超重患者体内的脂肪会在肝脏里沉积,而肝脏又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不停往外输出脂肪,其最大的“落脚点”就是胰岛或者胰腺。

因此,超重和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减脂增肌,体重减轻10%左右,就有很大希望逆转糖尿病。


👉 C肽水平高

C肽是一种从胰岛里面分泌出来的物质,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临床上常以C肽水平作为反映体内胰岛素水平高低的指标。

通常,空腹C肽水平1.1 ng/ml、餐后2 h C肽 2.5 ng/ml以上,说明胰岛功能并未严重损伤,有较大可能实现糖尿病逆转。



糖尿病前期:3大攻略助力逆转


01
快速识别糖尿病前期:认准6个身体信号

餐后疲倦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应该帮助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但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体反而感到缺乏能量,导致餐后易出现疲劳、嗜睡现象。


皮肤瘙痒

高血糖状态下,身体水分流失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减少,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引起瘙痒。此外,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汗液分泌减少,导致小腿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频繁口渴

正常人出现口渴的现象,主要是身体内需要水分引起的。可能会在饭后、运动后明显。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口渴情况,主要因为血糖水平有所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起口渴,口渴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区别。


多食易饥饿

饥饿感明显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主要症状,患者会突然食欲大增,并且吃很多也不能够缓解饥饿。这是由于机体丢失的糖分增加,患者会出现典型的食欲增加,可表现为进食多、易饥饿。


体重变化

尽管食欲增加,但由于患者摄入的葡萄糖不能充分被利用都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只能分解身体的蛋白质、脂肪提供能量,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


视力变化

长期轻度高血糖可能影响眼部微血管,导致视网膜轻微水肿或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表现为间歇性视物不清,但通常会在血糖稳定后恢复。


出现以上症状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若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 mmol/L但<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

  •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但<11.1 mmol/L。

  • HbA1c:5.7%~6.4%。


originoo_89576968.jpg


02
饮食干预:推荐“211餐盘法”

“211餐盘法”是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的糖尿病饮食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不需要称重,也不需要计算,无论是在家还是外面吃,都可以轻松实现。


“2”个拳头大小的非淀粉类蔬菜

非淀粉类的蔬菜,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不会使血糖升高得很快。而且蔬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1”个拳头的主食

包括谷物、淀粉类蔬菜、豆类、水果、酸奶和牛奶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最大,可以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帮助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升得太高。

图片


“1”个拳头的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鱼肉、鸡肉、瘦牛肉、豆制品和奶酪。这些食物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同时控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图片


图片


03
运动干预:推荐碎片化运动

时间分配

每日3~5次短时运动,每次10~15分钟,分散于三餐后或工作间隙。

示例:早餐后10分钟快走或爬楼梯;午休后15分钟抗阻训练(弹力带、深蹲);晚餐后20分钟散步或瑜伽。


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降糖主力):低强度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做家务、站立办公;中等强度包括快走、骑自行车、跳舞。

抗阻训练(增强肌糖利用):靠墙俯卧撑、椅子深蹲、提踵。

灵活性训练(预防损伤):久坐后拉伸小腿、颈部、肩部,每次5分钟。


强度选择

通常推荐中等强度运动(微喘但能说话)。但对于高龄或存在并发症患者,应采取低强度运动(如步行、伸展),并避免屏气或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

  • 防止低血糖:运动前测血糖(若<5.6 mmol/L,补充15g碳水化合物)。

  • 避免胰岛素峰值时段运动(如注射后1~2 h),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

  • 足部保护:穿透气运动鞋,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

  • 禁忌:血糖>16.7 mmol/L或存在酮症时避免运动。视网膜病变患者避免跳跃、倒立;周围神经病变者减少足部负重。



已确诊糖尿病:用药是逆转关键


✍ 对于刚确诊或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尽早采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如上所述)。


✍ 对于HbA1c不达标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未有效落实的糖尿病患者,短期(8~12周)辅助应用具有显著改善体重的非胰岛素药物联合治疗,有助于实现糖尿病逆转。


✍ 对于HbA1c≥10%、空腹血糖≥11.1 mmol/L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辅助应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实现糖尿病逆转。


✍ 对于BMI≥32.5 kg/m2的糖尿病患者,如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糖尿病


图片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综编自“领航计划”项目专题、中山三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生命时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