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干货分享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与综合治疗

2025-04-09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婷


糖尿病肾病分期对于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基层医生应熟练掌握分期标准。

综合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早期使用ACEI/ARB减少蛋白尿,对保护肾功能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KD)的重要原因。

基层医生作为患者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掌握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及科学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肾病分期



高滤过期

特点:肾小球滤过率轻度增高,尿微量白蛋白为阴性;对应病理分级Ⅰ级,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结构正常或体积增大。


治疗原则:改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

特点:此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下降。对应病理分级Ⅱ级,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


诊断:通过定期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来筛查。


治疗原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或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


大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期)

特点:以临床显性蛋白尿为特征,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0 mg/g,UAER>200μg/min 或>300 mg/24 h。部分可表现为“糖尿病肾脏疾病三联征”,即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病理分级常为Ⅲ级,病理特点为一个或多个结节性硬化(K-W)结节形成。


诊断:依据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原则:除继续上述治疗外,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损害的药物;防治营养不良、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肾衰竭期

特点:eGFR严重下降<[15 ml/(min·1.73m2)],出现全身多系统症状,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对应病理分级Ⅳ级。


治疗原则:以透析或肾移植为主,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包括贫血纠正、骨矿物质代谢异常治疗等。

以上为参考Mogensen分期法进行的糖尿病肾病分期。

依据KDIGO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病学分会专家共识,可对DKD患者采用GA分期法,其中G代表eGFR水平,分为G1~G5期[G1: eGFR≥90 ml/(min/1.73 m2;G2:eGFR 60~89 ml/(min/1.73 m2;G3:eGFR 30~59 ml/(min/1.73 m2;G4:eGFR 15~29 ml/(min/1.73 m2;G5:eGFR<15 ml/(min/1.73 m2];A代表白蛋白尿水平(A1:UACR<30 mg/g;A2:UACR 30~300 mg/g;A3:UACR>300 mg/g)。



治疗原则



血糖管理

目标:个体化设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一般推荐HbA1c≤7%,对于存在高龄、独居、依从性差、有低血糖风险、预期寿命短等情况的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9%。


策略: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个体化降糖方案,严格监测血糖,确保随机血糖>5.0 mmol/L。慢性肾脏病(CKD)G3b~G5期患者宜采用胰岛素降糖,若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尽可能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口服降糖药物。


血压控制

目标:65岁及以上血压控制靶目标<140/90mmHg,65岁以下<130/80mmHg,24小时尿白蛋白≥30mg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药物:初始降压治疗首选ACEI/ARB,逐步加量至可耐受的最大安全剂量,开始应用ACEI/ARB或剂量增加后每1-2周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若2个月内血清肌酐升高超过30%,需停药或减少剂量并寻找肌酐升高的原因(如:肾动脉狭窄、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若出现ACEI/ARB相关的高钾血症,也应暂停药物,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为提高血压达标率,可联合使用其他降压机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ACEI/ARB禁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双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不推荐ACEI和ARB联合应用。


血脂调节

目标:CKD G1~G5期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为<2.6mmol/L;ASCVD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为<1.8mmol/L;CKD G5期透析患者,既往未开始调脂治疗者,不建议新加调脂药物,透析前已开始调脂治疗者可继续谨慎使用。


药物:他汀类药物为首选,应根据DKD分期,选择他汀类药物种类以及调整药物剂量,不同肾功能分期降脂药物选择可参考表2。


控制尿酸

目标:男性和绝经期女性血尿酸≥420 μmol/L、非绝经期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时,开始给予降尿酸治疗,目标值为<360 μmol/L。


策略: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备孕/孕妇/哺乳期、eGFR<20ml/(min·1.73m2和肾结石患者禁用]。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糖分摄入,CKD G1~G3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钠摄入量应<2g/d,约等于5.0g氯化钠;建议患者每日热量摄入为30~35 kcal/kg体重;透析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的比例,以维持机体氮平衡。


运动:适量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戒酒、肥胖干预,肥胖患者每日可减少250~500kcal热量摄入,直至下降到患者的标准体重。


并发症管理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低于100g/L时,可启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根据铁代谢(血清铁、转铁蛋白、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适时补充铁剂、叶酸。当Hb低于60g/L,或出现心力衰竭、炎症、急诊有创检查、手术等应急状态时,建议输注红细胞治疗。


骨矿物质代谢异常:适时补充维生素D、钙剂,监测骨密度。



作者简介


图片3.png



李婷

医学博士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 从事肾内科专业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急性肾损伤、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