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婷
糖尿病肾病分期对于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基层医生应熟练掌握分期标准。
综合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早期使用ACEI/ARB减少蛋白尿,对保护肾功能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KD)的重要原因。
基层医生作为患者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掌握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及科学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高滤过期
特点:肾小球滤过率轻度增高,尿微量白蛋白为阴性;对应病理分级Ⅰ级,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结构正常或体积增大。
治疗原则:改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
特点:此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下降。对应病理分级Ⅱ级,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
诊断:通过定期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来筛查。
治疗原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或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
大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期)
特点:以临床显性蛋白尿为特征,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0 mg/g,UAER>200μg/min 或>300 mg/24 h。部分可表现为“糖尿病肾脏疾病三联征”,即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对应病理分级常为Ⅲ级,病理特点为一个或多个结节性硬化(K-W)结节形成。
诊断:依据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原则:除继续上述治疗外,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损害的药物;防治营养不良、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肾衰竭期
特点:eGFR严重下降<[15 ml/(min·1.73m2)],出现全身多系统症状,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对应病理分级Ⅳ级。
治疗原则:以透析或肾移植为主,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包括贫血纠正、骨矿物质代谢异常治疗等。
以上为参考Mogensen分期法进行的糖尿病肾病分期。
依据KDIGO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病学分会专家共识,可对DKD患者采用GA分期法,其中G代表eGFR水平,分为G1~G5期[G1: eGFR≥90 ml/(min/1.73 m2);G2:eGFR 60~89 ml/(min/1.73 m2);G3:eGFR 30~59 ml/(min/1.73 m2);G4:eGFR 15~29 ml/(min/1.73 m2);G5:eGFR<15 ml/(min/1.73 m2)];A代表白蛋白尿水平(A1:UACR<30 mg/g;A2:UACR 30~300 mg/g;A3:UACR>300 mg/g)。
目标:个体化设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一般推荐HbA1c≤7%,对于存在高龄、独居、依从性差、有低血糖风险、预期寿命短等情况的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9%。
策略: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个体化降糖方案,严格监测血糖,确保随机血糖>5.0 mmol/L。慢性肾脏病(CKD)G3b~G5期患者宜采用胰岛素降糖,若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尽可能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口服降糖药物。
目标:65岁及以上血压控制靶目标<140/90mmHg,65岁以下<130/80mmHg,24小时尿白蛋白≥30mg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药物:初始降压治疗首选ACEI/ARB,逐步加量至可耐受的最大安全剂量,开始应用ACEI/ARB或剂量增加后每1-2周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若2个月内血清肌酐升高超过30%,需停药或减少剂量并寻找肌酐升高的原因(如:肾动脉狭窄、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若出现ACEI/ARB相关的高钾血症,也应暂停药物,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为提高血压达标率,可联合使用其他降压机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ACEI/ARB禁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双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不推荐ACEI和ARB联合应用。
目标:CKD G1~G5期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为<2.6mmol/L;ASCVD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为<1.8mmol/L;CKD G5期透析患者,既往未开始调脂治疗者,不建议新加调脂药物,透析前已开始调脂治疗者可继续谨慎使用。
药物:他汀类药物为首选,应根据DKD分期,选择他汀类药物种类以及调整药物剂量,不同肾功能分期降脂药物选择可参考表2。
目标:男性和绝经期女性血尿酸≥420 μmol/L、非绝经期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时,开始给予降尿酸治疗,目标值为<360 μmol/L。
策略: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备孕/孕妇/哺乳期、eGFR<20ml/(min·1.73m2)和肾结石患者禁用]。
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糖分摄入,CKD G1~G3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钠摄入量应<2g/d,约等于5.0g氯化钠;建议患者每日热量摄入为30~35 kcal/kg体重;透析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的比例,以维持机体氮平衡。
运动:适量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戒酒、肥胖干预,肥胖患者每日可减少250~500kcal热量摄入,直至下降到患者的标准体重。
并发症管理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低于100g/L时,可启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根据铁代谢(血清铁、转铁蛋白、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适时补充铁剂、叶酸。当Hb低于60g/L,或出现心力衰竭、炎症、急诊有创检查、手术等应急状态时,建议输注红细胞治疗。
骨矿物质代谢异常:适时补充维生素D、钙剂,监测骨密度。
李婷
医学博士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从事肾内科专业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急性肾损伤、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