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双手老出汗,警惕手汗症!

2022-07-1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手汗症

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瑞霞 闫亚敏


双手老出汗,警惕手汗症!


案例回顾

患者刘某,男,16岁,青年学生,6年前在情绪波动及环境温度改变时,出现手足多汗的情况,严重时汗能向下成滴。这使得该学生很是痛苦,不敢与同学多交流,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怪病,在家长陪同下,来我院治疗。经医生判断后,被告知得的是——“手汗症”!


知识链接

1.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一种由手部汗腺过度分泌引起多汗的疾病,一般始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在20~30岁时症状趋于明显。


虽然手汗症对身体健康无大碍,但汗浸淋漓不止,给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带来诸多不便与难堪,影响正常生活及人际交往,如不敢与对方握手、开车时双手多汗不能紧握方向盘、学生患者考试时汗液浸湿试卷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因双手多汗产生负面情绪,出现心理疾病。


2.发病原因


根据手汗症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


原发性手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亢进引起的,绝大多数的手汗症患者都属于原发性手汗症。


继发性手汗症是由于得了某种疾病导致出汗,比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肺结核等都可以引起手部出汗症状。


3.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手汗症,需加以注意:


(1)有家族史的人群;

(2)情绪易激动、紧张焦虑者;

(3)患有某些可导致手部多汗的疾病者(如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角化不良)。


4.典型症状


(1)汗液异常:汗液异常增多,并可沿手掌部滴下。整个手掌部位和手指侧面、指尖及背面的皮肤均有汗液分泌。手掌皮肤可浸渍发白,呈短暂性或持续性。

(2)情绪波动或压力时更明显。

(3)往往伴有手足潮冷或发绀现象。


5.症状分级


(1)轻度:手掌潮湿;

(2)中度:手掌出汗时湿透一只手帕;

(3)重度:手掌出汗时呈滴珠状。


6.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前原发性手汗症的诊断标准为:无明显诱因,以手掌为主的局限性多汗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并伴有以下至少2个特征:


(1)出现双侧对称或相对对称的多汗症状;

(2)每周至少发作1次以上;

(3)多汗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4)起病年龄<25岁;

(5)有家族史;

(6)睡眠时无多汗症状。


鉴别诊断上主要与继发性手汗症相鉴别,需排除甲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以及药物、感染等相关因素引起的多汗症状。


7.治疗


对于手汗症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主要包括内科治疗、肉毒杆菌毒素A阻滞疗法、电离子渗透疗法、CT引导经皮穿刺交感神经阻滞术、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等。


每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持续时间、并发症、费用等都不相同,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8.注意事项


(1)避免情绪激动、紧张。

(2)避免处于过热的环境。

(3)避免剧烈运动。

(4)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

(5)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以防继发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6)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

(7)穿着应当以宽松、舒适为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