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PD1、CART引发的免疫治疗高潮之后,未来几年将是ADC集中爆发的年代。目前获批的ADC包括:实体瘤方面,乳腺癌的T-DM1、DS-8201、IMMU-132;尿路上皮癌的EV、RC48等。血液方面,治疗AML的CD33靶点的Grmtuzumab Ozogamicin、治疗HL和ALCL的CD30靶点的Brentuximab Vedotin、治疗ALL的CD22靶点的Inotuzumab Ozogin。4月23日,FDA获批了首个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ADC药物Loncasatuximab tesirine(简称ADCT-402、Lonca),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线或乱两线以上治疗失败的原发或转化而来继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贡献了48.3%ORR率、24.1%的CR率,为弥漫大B的后线提供了强有效的临床疗效。
Lonca使用方法:
Lonca是一种靶向CD19抗原的ADC。它由与CD19结合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吡咯苯二氮平(PBD)二聚体毒素偶联构成。一旦与CD19表达细胞结合,loncastuximab tesirine会被内化到细胞中,并释放基于PBD的弹头。基于PBD的弹头有能力形成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DNA链间交联,阻断细胞分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此次获批依托的临床研究是一项开放性单臂试验LOTIS-2,纳入了145例既往至少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方案进展的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显示,客观有效率(ORR)为48.3%(95%CI 39.9~56.7) ,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24.1%(95%CI 17.4%~31.9%)。在中位7.3个月的随访时间里, 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10.3个月(95% CI 6.9个月~NE)。
安全性方面:Lonca安全性可控,≥3级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发生率大于10%,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高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谷氨酰转移酶增加和贫血。
目前DLBCL的三线治疗仍以CAR-T为主,ADC的出现无疑提供了另外一种治疗模式,令人期待!
来源:交界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