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 PA)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PA下呼吸道感染的种类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
PA既可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慢性下呼吸道感染。PA慢性感染高危人群1年内从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PA≥2次(至少间隔3个月),并有感染相应的临床表现,则认为存在PA慢性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1. 高危因素:
(1)PA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
① 既往有下呼吸道PA分离史;
② 结构性肺疾病,如支扩、囊性纤维化(CF)、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阻肺尤其是FEV,占预计值%<30%;
③ 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如恶性肿瘤、营养不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109/L、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 mg/d)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超过1周;
④ 90 d内全身抗菌药物使用史;
⑤ 接受有创检查、治疗或手术;
⑥ 在PA流行区获得的感染、接触被PA污染的气溶胶或水。
(2)多重耐药PA((MDR-PA)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
① 呼吸道MDR-PA分离史;
② MDR-PA流行区获得的感染;
③ 90 d内全身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史;
④ 接受有创检查、治疗或手术,特别是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
(3)PA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① 年龄>65岁;
② 慢性肝脏疾病;
③ 神经系统疾病;
④ ARDS;
⑤ 急性肾功能衰竭;
⑥ 不恰当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2.临床表现:
包括肺炎(CAP、HAP和VAP)、气管支气管炎、肺脓肿和脓胸。不同类型P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相似性,并与其他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相仿,常表现为急性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不常见表现包括咯血和胸痛。当患者咯黄绿色脓性痰时要警惕PA感染可能。肺部影像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可伴有小结节和小透亮区的“微脓肿”,少数情况下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可伴有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常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也可出现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 CD64升高。
3.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符合肺炎、气管支气管炎、肺脓肿、脓胸的诊断标准,同期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到PA,结合PA急性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诊断。
本文节选自《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点点分享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