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在这一过程中,血流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那么,血液透析中的血流量多少才合适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
一、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利用透析器(人工肾)来模拟肾脏的过滤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血液通过透析器时,会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从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和透析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透析效果。
二、血流量的定义与意义
血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血管横截面的血液量,通常以毫升/分钟(ml/min)来表示。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透析器与血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影响透析效率。足够的血流量可以确保透析器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透析效果。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透析血流量、血管通路的种类、透析时间、透析液流量及温度等。充足血流量是保障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的前提,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血流量的调整原则
血流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一般来说,血流量应保持在200~300 ml/min。对于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儿童等特殊情况,血流量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调整血流量的目的是在保障透析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血液透析中“血泵控”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通常在150~350 ml/min,在一定限度内高血流量可以提高透析效率,但是透析中动静脉内瘘高血流量与心功能的关系备受关注。国外相关医学机构同样明确表示:即使血流量达到400~500 ml/min,与心脏相关的病死率也不会增加。
四、影响血流量的因素与流量选择
1.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透析中能达到的血流量与内瘘的发育状态密切相关,合格的内瘘在透析中应达到250 ml/min以上的血流量。要特别注意不可强行要求过高的血流量,因为血透机由血泵控制血流量,一旦设定的血流量超过内瘘所能提供的极限,内瘘的血管壁会塌陷,容易造成穿刺针损伤血管壁。
2.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由于导管置入位置的不同,以及使用时间的不同,导管在实际使用中能达到的血流量亦有差异,一般的血液透析用的导管血流量在200~350 ml/min。
3.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由于其管腔较大,连接的一般是较大的动静脉(如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而穿刺点在人造血管上,管腔不易塌陷,所以血流量可设置到500 ml/min(理论数值,实际数值要结合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而定)。
4.其他问题包括:对于本身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高血流量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应视情况适当控制血流量。而对于刚开始血透的诱导期透析患者,要防止透析失衡综合征,也不宜将血流量调至过高。对于疑难血管通路临时采用直接动脉穿刺的患者,由于肢体动脉远端腔径较细,穿刺难度大,且患者疼痛明显,穿刺部位制动不好,难以达到较大血流量,血流量一般在150~250 ml/min。
五、血流量不足或过大的影响
1.血流量不足:可能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可能增加透析过程中的风险,如凝血、低血压等。
2.血流量过大: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问题。此外,过大的血流量还可能导致透析液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
K/DOQI指南建议
每周透析3次、肾功能几乎无残存的成年血液透析患者,其透析血流量应大于250 ml/min,Kt/V应>1.2,尿素下降率应>65%。当Kt/V<1.2或尿素下降率<65%,说明透析不充分,此时应首先考虑是否是由于透析血流量过低而造成的。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建议
常规透析血流量一般为200~300 ml/min,血流量>300 ml/min可以提高溶质清除率。血流量从200 ml/min升至300 ml/min可增加溶质清除率15%以上,并可减少抗凝药总量,降低出血并发症。常规透析液流速500 ml/min,提高透析液流速(600~1000 ml/min)可增加透析器膜内外溶质浓度梯度,促进血循环中毒素转运,提高透析充分性。
六、总结与建议
血液透析中的血流量是一个关键参数,其大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血流量的大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血流量,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肾脏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