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竟然如此低!你还因为担心容易复发而拒绝杀菌吗?

2020-12-0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

近期,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发表了我国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再感染的长期随访及其危险因素: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开放队列、观察性研究》。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队列研究表明,Hp根除成功后的年再感染率仅为1.5%。此外,该研究对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下面,我就该研究的相关内容做一介绍。


研究背景

为了防止胃黏膜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进展和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在成功根除Hp后保持根除状态是很重要的。在治疗Hp感染的过程中,除了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以外,Hp的复发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Hp的复发包括再燃和再感染两种机制。再燃是Hp原菌株在治疗后暂时被抑制和检测不到的复发,而再感染是指在成功根除Hp原菌株之后又被新的Hp菌株感染。

目前为止,除一些零星的区域性研究外,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关于Hp再感染情况的报告。


研究目的

评估我国Hp再感染率并确定与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

该前瞻性开放队列、观察性研究在我国15个省份的18家医院进行。通过文献回顾和国情分析,确定可能与Hp再感染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

1. 研究人群

纳入标准:

  • 自愿参加;

  • 年龄18 - 65岁;

  • 无恶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慢性病;

  • 根除方案仅限于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含铋、序贯疗法、伴同疗法、混合疗法)或《马斯特里赫特Ⅲ-V/佛罗伦萨共识报告》或《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的第三至第五次共识报告》中建议的其他疗法

  • 能够配合完成CRF中关于Hp再感染潜在危险因素的详细问题

  • 在初次确认根除成功4周后,同意再次接受检查并显示Hp阴性

  • 愿意配合随访,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再次确认Hp感染状态。

排除标准:

  • 有妊娠计划、妊娠期或哺乳期

  • 有胃的手术史或接受过内镜治疗(如ESD或EMR)

  • 含有益生菌、中成药、中草药等其他药物的疗法

  • 在访谈时,不能正确理解或清楚表达

  • 离开研究范围或接触范围

  • 用口头或非正式的方式报告Hp的感染状态。

2. 随访

每个中心的所有参与者都将完成CRF要求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社会经济状况、个体行为和医疗记录相关问题和选项。

  • 人口统计学信息:性别、民族、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长期居住地。

  • 社会经济地位职业等级、月平均收入、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家庭规模、人均居住面积。

  • 个体行为个人卫生意识、共用一个杯子、饭前洗手、排便后洗手、吸烟、饮酒。

  • 医疗记录胃癌家族史、其他家族成员的Hp感染史、相关诊断、根除方案、方案持续时间、质子泵抑制剂类型、抗生素联合用药。

成功根除Hp后,第一次随访时间间隔为根除成功后6个月,此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再次确认Hp感染状态。

终止随访的标准在随访过程中Hp复发。

3. 定义

根除成功:在随访计划之前,初始的Hp根除成功指,在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的Hp阴性状态;再过4周进行检测的阴性结果被定义为Hp真阴性状态(即确定Hp根除成功)。

诊断标准:随访期间Hp感染情况直接由一种或多种标准检测方法确定(限于尿素呼气试验、组织学染色、细菌培养或粪便抗原检测)。诊断Hp感染应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在接受Hp检测前的4周内,患者应避免接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铋剂治疗或内镜检查。

Hp复发:先前成功根除Hp的患者相应检测再次呈阳性。Hp根除成功后6-12个月内再发生定义为复发。Hp根除成功后12个月以上再发生定义为再感染。


研究结果

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5193名受试者参加了这项前瞻性开放队列研究。其中,2059名参与者完成了至少一次随访,平均年龄为47.3±14.8岁,其中女性946人(46%),男性1113人(54%)。

根除成功后随访间隔为6 - 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2±13.6个月。

1. Hp再感染

随访期间,在前瞻性开放队列中,共有216名成功根除Hp的患者再次显示Hp阳性。其中129名受试者为根除成功后6个月内出现Hp感染的复发病例,87名受试者为根除成功后12个月之后出现Hp感染再感染病例。Hp年再感染率为1.5%(87/5707.5 人/年)(95%CI:1.2-1.8)。

2. 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胃癌家族史(均为P< 0.1),提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根除治疗成功后Hp感染的复发。

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表明, Hp再感染与以下5个风险因素独立相关:少数民族(HR = 4.7, 95% CI: 1.6 - 13.9)、低学历(HR = 1.7, 95% CI: 1.1 - -2.6)、胃癌家族史(HR = 9.9, 95%CI: 6.6 - 14.7)、居住地在我国西部地区(HR = 5.5, 95% CI: 2.6 -11.5), 居住地在我国中部地区(HR = 4.9, 95%CI: 3 -8.1) (P < 0.05)。


研究结论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初次根除Hp后的年再感染率(1.5%人/年)相对较低。

具有特定的种族、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或居住地区的患者似乎有更高的Hp再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Xie Y,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infect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after initial eradication: a large-scale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open cohort, observational study.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0 Dec;9(1).


来源:齐鲁医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