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难于启齿的阴道炎,该如何用药?

2022-09-2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作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钟月春


据报道,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其中约5%可反复发作,而以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最高。


VVC该如何治疗?有什么药物可用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01
认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是一种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也可见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常见发病易感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糖尿病、雌激素水平升高、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

02
临床表现

主要为外阴瘙痒和分泌物异常,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体格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


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又包括严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的严重瘙痒、灼痛可使患者坐立不安,而反复发作更是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许这正是它被称为噩梦般的原因吧。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症状,治疗疾病呢?


03
治疗药物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等,治疗方式可选择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两种给药方式的临床治愈率相当(超过90%),但全身给药缓解症状所需时间比局部用药稍多1-2天。


选择局部治疗时,只进行外阴治疗不足以清除阴道储存的真菌,因此,需将药物推入阴道深处治疗以彻底治愈疾病。


1.png

04
性伴侣是否需要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不是性传播疾病,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但以下情况建议治疗:

  • 与女性患者接触后出现龟头炎症状的男性应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治疗;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需同时治疗性伴侣。

05
特殊人群治疗

妊娠、哺乳期患者

妊娠期患者推荐局部用药,咪康唑每晚1粒(400 mg),连用3日;或克霉唑1粒(500 mg),单次用药。禁止口服氟康唑,因其可增加自然流产风险。


哺乳期患者推荐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因其全身吸收很少,服药期间可正常哺乳。


哺乳期妈妈如果选择口服氟康唑治疗,需不需要暂停哺乳是妈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关于哺乳期用药安全分级共分为5级(L1~L5),其中L1级、L2级是较为安全的用药范围。


治疗VVC的氟康唑是属于L2级药物,是相对安全的。其次,氟康唑可进入乳汁,口服氟康唑150 mg,检测到母乳中氟康唑的最高含量为2.9 mg/L,但目前没有经乳汁导致婴儿不良反应的报道。另外,氟康唑用于新生儿真菌感染治疗时也大多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药品说明书也提及如果单次使用氟康唑150 mg,可继续哺乳,多次用药或使用大剂量氟康唑时,建议暂停哺乳。


因此,对于VVC的治疗,氟康唑多为单剂给药,如果哺乳期妈妈口服氟康唑不可避免,中断母乳喂养可能是不需要的,但用药期间仍要密切监测婴儿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

氟康唑过敏患者

若患者对氟康唑过敏(少见),应避免使用其他口服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但仍可以接受局部使用咪康唑或克霉唑。

06
局部用药的注意事项

  • 避开月经期用药,用药期间避免同房;

  •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来源:岭南药学

END

推荐阅读

☞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一图读懂

☞都是妇科炎症,感染源却不同!支原体、衣原体有啥区别?怎么治疗、预防?

☞ 实用!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 小儿高热惊厥的 10 大紧急处置措施

☞ 高龄!瘢痕子宫!妊娠格外要注意了

☞ 人工流产后,身体会经历哪些变化?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