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当地时间12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团队Yu Liu将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 2024)上就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预后不良的高危亚组鉴定分析的相关研究发表口头报告。该研究通过前沿的多组学分析技术,为t(8;21)AML的精准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者鉴定出了三个不同的转录亚组:C1组以白血病干细胞和祖细胞标志物的异常表达为特征;C2组则展现出与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C3组则高度富集了干扰素相关信号。同时,这三个亚组在HOVON队列的46例t(8;21)AML患者中也得到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聚类策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预后分析方面,C1组患者的预后最差(p=0.002),其中10例(62.5%)患者最终复发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难治,而C2组中仅有3例(21.4%)患者出现类似情况。C3亚组的所有患者均达到了完全缓解,这表明干扰素相关途径的激活可能增强了治疗效果。
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定义为RUNX1::RUNX1T1转录水平至少降低3个对数级,而完全分子学反应(CMR)则表示无法检测到RUNX1::RUNX1T1转录水平。研究发现,在初始诱导治疗后,C1组中仅有1例(12.5%)患者达到MMR,C2组有4例(33.3%)、C3组有4例(40%)患者达到MMR。而CMR仅在C2组(8.3%)和C3组(50%)的两个化疗疗程内观察到。
此外,通过结合靶向测序数据,研究团队发现C1组患者中KIT-D816突变(p<0.001)和FLT3-ITD突变(p=0.031)的高发性,以及不利突变ASXL2和ZBTB7A的富集现象。同时,流式细胞术数据也揭示CD7表达与t(8;21)AML不良预后之间的潜在联系(p=0.0289),且CD7的表达特异性富集于C1组,进一步强化了该亚组预后不良的判断。
在单细胞RNA测序方面,研究团队鉴定出9个细胞亚群,并发现C1组的标志基因主要集中于类似造血干细胞(HSC-like)的亚群中,该亚集以分化阻滞和细胞周期停滞为特征。去卷积分析进一步表明,C1组患者体内HSC-like亚集的丰度更高,且高表达HSC-like的患者预后不良。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分化阶段在t(8;21)AML分类和预后预测中的关键作用,也为未来针对该亚群的治疗策略开发提供重要线索。
(侯良宇 摘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血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