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医学的进步。《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中国医学进步40年》特刊,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的记录、一位位医学大师的讲述和一项项医学突破的回顾,展现中国医学发展带给世界的惊喜! ”
“回首我国麻醉学科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由不受重视,技术水平低,不能满足手术需要、不能保证患者安全的落后状态,发展成不仅能完全满足手术需求,还能保证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广泛重视的学科。”
——罗爱伦教授
罗爱伦教授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麻醉学科从一个依附于外科的专业小组发展壮大成一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独立学科,且成就了疼痛医学和重症监护治疗医学。在今天我们看来的这些傲人的成就,承载着罗爱伦教授等老一辈麻醉人数十载的芳华,正是由于他们的倾情付出与努力,不仅推动了麻醉学科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同时还确保了学科的未来“后继有人”。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故事,请听81岁的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为我们讲述。
初识麻醉,虽有顾虑,但仍义无反顾
“那个时候的麻醉工作普遍不受重视,都是由部分医师和护士在做”,当罗爱伦教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时(1961年),麻醉还不是一个独立科室,只是外科的一个专业小组。但随着外科手术量攀升,手术难度加大,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增多,麻醉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而当时的麻醉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外科手术的需求。与国内状况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麻醉学科正在飞速发展,不仅成立了独立科室,充实了优秀医师人才队伍,同时还开展了先进麻醉方法与技术,以及各种新的麻醉药物、器械在临床的应用观察和研究。
于是,北京协和医院决定要加强麻醉工作,抽调对麻醉熟悉的外科医师专门从事麻醉业务。“当时的外科曾宪久主任跟我谈话,希望我能把麻醉专业发展起来。开始我也有顾虑,认为这工作简单,护士也能干。”麻醉是辅助性、简单的医务工作,不需要很优秀的技术,这是当时大家对于麻醉的普遍印象。但罗爱伦教授并没有让自己止步于对麻醉初浅的认识阶段,“曾主任向我指出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麻醉对病人康复的重要作用及今后麻醉的发展前景。其实,我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如果麻醉不当,对手术和病人造成的影响真是太严重了。因此,我欣然同意了专门从事麻醉工作,并决心要把它做好。”罗爱伦教授这一做就是一辈子,这也成就了后辈们心目中的“麻醉科女神”。
从应下麻醉这门“差事”的那天起,在协和医院的图书馆里就经常会看到罗爱伦教授的身影,“我抓紧一切时间在医院图书馆学习各种文献资料,主要是国外的,当时国内资料不多。同时,我也阅读外科各类疾病手术对麻醉的要求等相关文献,这对确定麻醉方案、把握好麻醉深度有重要价值。”就这样一复一日地刻苦学习,罗爱伦教授为深耕麻醉学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要做好麻醉,仅有麻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临床麻醉医生对各类手术患者的各种疾病有所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最适合于个体的麻醉方案及用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我在外科担任过总值班医师,并轮转过其他很多科室,比如在心电图室学习过,这对我以后的麻醉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扎根于临床是罗爱伦教授从事麻醉始终坚持的信念,“我会仔细观察、思考、总结每一个碰到的病例,同时还会经常观察和学习别人的麻醉方法和用药,虚心请教,不放过任何特殊的临床病例。”
正是在以罗爱伦教授为代表的麻醉学科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与带领下,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麻醉学科也逐渐成长壮大起来。
中国麻醉学科发展一大推手——麻醉正式成为二级临床学科
1989年是我国麻醉学科发展历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时由时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谢荣教授牵头,赵俊教授和罗爱伦教授一同向原国家卫生部提出建议将麻醉科从外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二级临床学科。那时正是罗爱伦教授正式接任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后的第三年,她对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的卫生部陈敏章部长正好是北京协和医院出身的,我和陈部长比较熟悉,就约请陈部长见面汇报这件事。陈部长听取了谢荣教授的汇报后,非常支持这一建议,最终提案被卫生部批准。”
1989年5月3日,卫生部正式颁发第12号文件宣布,麻醉科正式独立于外科成为二级临床学科,一级临床科室,业务范畴包括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与重症监护,这为中国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自此,不仅是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各大医院的麻醉科(组)相继独立于外科,成为一级临床科室,中国的麻醉事业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罗爱伦教授回忆道,“麻醉成为医学领域的独立学科,开始有计划地培养麻醉专科医师,引进国外先进理念,采用先进麻醉药物和麻醉监护设备,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整体麻醉水平,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打下基础。”
学科发展遭遇“缺人”,麻醉科女神打造最强人才梯队
“我接任麻醉科主任后,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麻醉专科医师。”罗爱伦教授坦言,在麻醉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与困境就是“缺人”,由于大家对麻醉认识的不足,麻醉成了医院科室中的“冷门”,很多年青人都不愿意搞麻醉。也正是因为如此,医院对麻醉科的投入和支持都有限,造成麻醉工作一方面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人力、财力、物力(药物、仪器设备等)都捉襟见肘,处处受限的尴尬局面。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老一辈麻醉专家通过坚持实施麻醉的发展计划、大力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创办麻醉学术刊物等宣传媒介,及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加强了麻醉重要性宣传,扩大了麻醉的影响力,并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逐步改变了人们对麻醉的看法。罗爱伦教授直言,“近些年来协和医科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都首选到麻醉科工作,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也大力支持麻醉工作。麻醉已经成为医疗中的重要学科,麻醉医师也得到了广泛尊重。”
罗爱伦教授亲手打造的人才梯队在界内是赫赫有名的,其中第一批培养出来的高级麻醉科专业人才就是被称为“协和麻醉五虎将”的任洪智、叶铁虎、高文华、贾乃光、马遂(后都在各自岗位取得了辉煌成就,现均已退休)。至今谈起他们五位,罗爱伦教授仍非常骄傲自豪,“他们是我从医大毕业生中招的五位研究生,属于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我放手让他们发挥特长,同时积极安排他们到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医院的麻醉经验。”
协和麻醉五虎将与罗爱伦教授等合影(前排:罗爱伦、赵俊、罗来葵,后排:马遂、叶铁虎、高文华、任洪智、贾乃光)
紧接着,协和麻醉科又建立了麻醉专业的博士、硕士临床培训点,在全国招收麻醉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培训,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很快又被派往国外深造,成为当时掌握最新现代麻醉学理论和技术的骨干力量。其中留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的黄宇光等,成为当时我国麻醉学科的第二梯队人才,现在已经是协和麻醉科以至全国麻醉界的领军人物。罗爱伦教授始终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她介绍,“当时我们还建立了长期的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每年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培养,制定了出国进修和交流计划,使绝大部分青年医师都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和工作,扩大眼界。这对提高我们麻醉团队的整体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仅仅是能满足外科手术在数量上、技术上的要求,确保外科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进一步使麻醉医生逐渐参与到围手术期患者康复的大团队中,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国的麻醉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对外交流,中国麻醉人走向世界
罗爱伦教授的父亲是一位外文老师,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罗爱伦教授一直都非常重视外语学习,这不仅对她自己的医学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将这学习外语的风气带到了科里。罗爱伦教授谈道,“科里每年招收新生,外语考试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多年来,科里基本上人人都能独立和外国专家交流,这对吸收接纳国外先进麻醉理论和技术有很大作用。同时也更方便和国外同行交流,让国外了解中国麻醉的发展,让中国学者走向世界大舞台。”
通过对外交流,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麻醉医师,他们不仅掌握了国外先进的麻醉技术及麻醉仪器设备,还吸收了国外麻醉的管理经验,从而极大地在短期内提高了我国的麻醉水平,达到国外先进医院的水准。“国外最新的麻醉药物、设备、最新的麻醉理念和技术方案都能同步在国内医院使用实施,中国的麻醉水平已被国外认同。”罗爱伦教授非常自信地说道,“我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访问国外医院时,都受到重视和欢迎,通常都是负责人对等接待,如美国、英国等国的麻醉学会主席,各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医院院长等。我本人及老一辈谢荣教授被英国皇家麻醉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中国麻醉界新一代领军人物黄宇光教授不仅担任了国际麻醉药理学会主席、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常务理事、世界麻醉医师协会亚澳分部执行委员会常务理事,最近还被爱尔兰麻醉医师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这些都是中国麻醉界走向世界的证明。”
时光不负,立足40年发展,中国麻醉学科欣欣向荣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麻醉学科的重要进展,罗爱伦教授感慨万千,“40年来,我国的麻醉学科由不被人重视,技术落后,没有专业队伍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欣欣向荣的大行业,人才济济,力量雄厚,并分支发展壮大,成就了疼痛医学和重症监测治疗医学。麻醉技术由过去用乙醚把患者弄昏迷的简单操作,发展到利用多种新药、新技术配合;由人工量血压、数呼吸次数等靠基础生命体征的测量,到各种现代化的电子监测仪自动实时精确监控;由简单的“打一针”到主动调控患者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实施精准麻醉,参与疼痛治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围术期医学,麻醉学的临床工作范畴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死亡率降低了数十倍。”这短短几行字,浓缩了我国麻醉领域先驱们的毕生心血,我国的麻醉学科已成参天大树,未来仍将继续。
■后记
时光荏苒,40年的光阴一路走来,罗爱伦教授将她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我国的麻醉事业,见证我国麻醉学科也从初创阶段进展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更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的麻醉学科在罗爱伦教授等老一辈麻醉人亲手培养的新一代专业队伍的奋进下,必将有更好的前程。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张二娟
版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刊载于《中国医学论坛报》7月12日出版的《中国医学进步40年》100版特刊。
获取《中国医学进步40年》100版特刊珍藏版,点击以下链接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中国医学论坛报微信公众号订阅特刊纸质版,20元包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