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都是心内科常用药,它们主要通过扩血管而起作用,虽然同属“硝字辈”,但二者的扩血管作用却有所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总结对比一下。
一、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
1.对所有平滑肌都有松弛作用,但以松弛血管,尤其以松弛容量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强。
2.降低血压作用主要是由于心脏前负荷降低。
3.前负荷降低使室壁张力下降,并且可预防或逆转冠状动脉收缩和痉挛,使狭窄的冠脉扩张,增加侧支循环的管腔和血流,从而使心肌氧耗量减少。
硝普钠:
1.扩张血管作用还能减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排血量,以及减轻瓣膜关闭不全时的血液反流,从而使心力衰竭症状缓解。
2.对动、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通过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产生降压作用。
3.本药不影响子宫、十二指肠或心肌的收缩,对局部血流分布的影响也不大。
二、临床应用
硝酸甘油:
1.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
2.静脉用药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
3.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难治高血压。
硝普钠:
1.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首选)、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等的紧急降压,也可用于外科麻醉期间进行控制性降压。
2.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或瓣膜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
三、用法用量
硝酸甘油:
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时无效可以10 μg/min递增,以后可20 μg/min。
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硝普钠:
用前将本品50 mg(1支)溶解于5 ml 5%葡萄糖溶液中,再稀释于250 ml~1000 ml 5%葡萄糖液中,在避光输液瓶中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开始每分钟按体重0.5 μg/kg。根据治疗反应以每分钟0.5 μg/kg递增,逐渐调整剂量,常用剂量为每分钟按体重3 μg/kg,极量为每分钟按体重10 μg/kg。总量为按体重3.5 mg/kg。
四、禁忌证
硝酸甘油:
禁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和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
还禁用于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患者,会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
硝普钠:
代偿性高血压如动脉分流或主动脉缩窄时,禁用本品。
五、不良反应
硝酸甘油:
1.多数不良反应系其血管舒张作用所继发,如面部潮红、口腔灼热等。搏动性头痛较为常见,系脑膜血管扩张所致。其他不良反应有眩晕、耳鸣、体位性低血压、心悸等。
2.长时间使用硝酸甘油可出现耐药性。
3.用药过量可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呈暗紫色,血液携氧能力减弱,组织缺氧,可采取静脉注射亚甲蓝、氧疗和换血等治疗。
4.因扩张脑膜血管和视网膜血管,故应禁用于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和青光眼病人。
硝普钠:
1.氰化物中毒:应用治疗剂量硝普钠或麻醉期间控制性降压,只要合理掌握用药量,一般无氰化物中毒之虞。
但用药过量,或病人肝肾功能不全、维生素B12缺乏或体内硫代硫酸钠不足时,则可发生体内硫氰化合物积聚而引起氰化物中毒,其病理表现主要为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
2.其他不良反应:反射性心动过速,反跳性高血压,颅内压升高,肺分流量增多及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六、药物相互作用
硝酸甘油:
中度或过量饮酒时,使用硝酸甘油可致低血压;
与降压药或血管扩张药合用可增强硝酸酯的致体位性低血压作用;
阿司匹林可减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清除;
使用长效硝酸酯可降低舌下用药的治疗作用;
禁止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药(西地那非、他达那非、伐地那非)联合使用;
与乙酰胆碱、组胺、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可能会减弱硝酸甘油的疗效。
硝普钠:
与其他降压药同时使用可使血压剧降;
与多巴酚丁胺同用,可使心排血量增多;
而肺毛细血管嵌压降与拟交感胺类(间羟胺)同用,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七、注意事项
硝酸甘油:
1.长时间及大剂量应用时,有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可能。
2.有脑血管扩张增加颅内压的作用,对颅内压高者宜慎用。
3.有升高眼内压作用,不宜用于青光眼患者。
4.使用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
硝普钠:
1.硝普钠水平溶液极不稳定,应用时应避光。变蓝不可使用。
2.肝肾功能明显障碍者不宜使用,以免氰化物蓄积中毒。需测血亚硝基铁氰化物。
3.用量大于5.0 μg/(kg.min)者,应监测动脉血气,避免代谢型酸中毒。
4.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慎用。
小结
综上所述,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各有特点,选用适当的扩血管药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等综合考虑,以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