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大血管闭塞(Large-Vessel Occlusion, LVO)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前,静脉注射替奈普酶可替代阿替普酶。但关于其在大面积核心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数据很少。我们旨在比较这两种溶栓药物在该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替奈普酶是阿替普酶的一种基因变异体,具有更好的纤维蛋白特异性和更长的半衰期,被认为可以更好地改善LVO卒中的再灌注和功能预后,被推荐在MT前作为阿替普酶的替代方案。最近,替奈普酶被证明相比于阿替普酶,与其相关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更低。然而,关于其在大面积核心梗死LVO卒中患者中的使用数据很少,因为这些患者被排除在主流的替奈普酶试验之外。
我们对前循环LVO卒中和DWI-ASPECTS≤5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MT前接受了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的治疗,数据来自TETRIS(替奈普酶)和ETIS(阿替普酶)法国多中心注册研究。主要结局是3个月时残疾减少(mRS分析)。安全性结局包括3个月死亡率、脑实质血肿(PH)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我们使用倾向评分重叠加权来减少治疗组之间的基线差异。
我们分析了647例患者(替奈普酶组=194;阿替普酶组=453;纳入周期2015-2022)。中位(四分位数范围)年龄为71岁(57-81岁),中位NIHSS评分为19(16-22),中位DWI-ASPECTS评分4(3-5),最后所见健康状态至静脉溶栓和穿刺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65分钟(130-226)和260分钟(203-349)。MT后再灌注成功率为83.1%。在倾向评分重叠加权后,所有基线变量在两个治疗组之间平衡良好。
与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替奈普酶治疗的患者具有更好的3个月mRS评分和更低的3个月死亡率。不同溶栓药物之间的PH(OR 0.84,0.55-1.30,p=0.44)和sICH发生率(OR 0.70,0.42-1.18,p=0.18)没有显著差异。
然后,我们根据DWI-ASPECTS评分进行了亚组分析,分为3-5(n=540)和0-2(n=107)。对于疗效结局,没有证据表明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对3个月功能结局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就安全性结局而言,与阿替普酶相比,替奈普酶的使用确实与DWI-ASPECTS 3-5分组较低的PH发生率相关(OR 0.68,95%CI 0.42-1.09),但与DWI-ASPECTS 0-2分组较高的PH发生率有关(OR 2.48,95%CI 0.88-6.99)。在ECASS-2(OR 0.49 vs 1.87,p交互作用=0.03)和改良SITS-MOST sICH(0.42 vs 3.99,p交互作用=0.01)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对具有大面积核心梗死的LVO卒中患者的常规临床护理中,与阿替普酶相比,用替奈普酶桥接治疗具有更好的3个月功能结局和更低的3个月死亡率,在PH和sICH发生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考虑将替奈普酶作为阿替普酶的替代物,用于符合条件的大面积核心梗死LVO卒中患者的桥接治疗。
编译
王立艳
北京小汤山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医师,医学硕士。201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血管病。
校审
王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治医师,20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致力于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和烟雾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介入及复合手术的诊疗。
本文转自:卒中视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