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逆转四线治疗血小板重度减少,总PFS 81个月丨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伴CTIT治疗病例分享

2025-06-16作者:论坛报良宇资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腺癌是其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凭借其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及口服便利性,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作为原发性肺癌的关键治疗靶点之一,其靶向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优化与并发症管理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多线治疗的联合应用虽可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作为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与治疗强度密切相关,严重时可导致治疗中断或剂量调整,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

本期由江苏省肿瘤医院王晓华教授分享一例EGFR突变晚期肺癌伴CTIT的诊疗病例,在历经多线治疗后,因严重CTIT导致治疗中断,经白介素-11(IL-11)、海曲泊帕等治疗效果不佳,换用NCCN指南唯一具名推荐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普司亭后,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为后续抗肿瘤治疗提供保障。该病例凸显了罗普司亭在CTIT管理中的临床价值,为晚期肺癌患者的多线治疗与并发症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病例概括




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60岁,体重62kg

现病史:患者于2017年12月1日体检发现左肺占位,最大一枚3.3×2.5cm大小,外院行左肺上叶切除+左肺下叶病灶切除+纵隔系统性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左肺下叶楔形切除标本)非粘液型原位腺癌,(左上肺叶切除标本)中-低分化腺癌;送检主动脉窗淋巴结(1/1),第14组淋巴结(2/2)见癌组织转移。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第21外显子(pL858R)位点为突变型,第21外显子其余位点及第18、19、20外显子均未检测到突变。2017年12月26日病理会诊结果显示,左下肺为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变;左上肺为腺癌,中-低分化,乳头型70%,腺泡型30%,切缘未见肿瘤累及,累及肺膜,灶区可见脉管内癌栓形成,送检淋巴结见转移癌,送检淋巴结(3/11)见转移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53(CA153)为100.7 u/mL,癌胚抗原125(CA125)为1121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28.47 ng/mL。临床诊断为左肺腺癌术后ⅢA期(T2N2M0),EGFR21 L858R突变。患者于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2月27日接受培美曲塞+卡铂辅助化疗4周期,于2018年3月至5月行纵隔淋巴结辅助放疗,2018年7月20日复查CT显示肺部见多发转移小结节,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PD),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临床诊断




左肺腺癌伴肺转移(Ⅳ期)EGFR21 L858R突变



治疗过程




2018年7月,治疗团队根据指南及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口服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2019年1月23日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复查发现腰椎转移,疾病进展,基因检测提示T790M突变,二线治疗方案采用口服奥希替尼靶向治疗。2022年6月24日CT检查发现两肺多发结节,较前增多、增大。2022年6月30日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颈椎多发骨转移伴局部软组织肿块。

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三线治疗方案参考IMpower150研究,选定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四药联合方案治疗4个周期,治疗前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1分,颈椎转移伴软组织肿块。此次治疗目标是使肿瘤快速缩小,减轻颈椎脊髓压迫。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予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对症治疗。

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行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方案维持治疗。期间于2022年7-8月行颈胸椎转移灶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期间疗评估为部分缓解(PR)。2022年8月、2023年5月复查CT均提示两肺多发转移较前退缩,缩小SD持续。2024年2月复查CT提示肺部多发转移病灶部分较前增大。四线治疗方案为卡度尼利单抗+紫杉醇胶束联合治疗4个周期。期间患者出现Ⅲ-Ⅳ度血小板减少。

图片9.png

图1 患者四线治疗期间血小板水平变化

2024年3月18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WBC)2.38×109/L、血红蛋白(Hb)114 g/L,血小板(PLT)27×109/L。肝肾功能、肿瘤筛查、凝血常规均无异常。采用IL-11联合海曲泊帕,3月22日复查PLT 17×109/L,效果不佳。骨髓穿刺结果显示细胞学聚集增生活跃,活检组织病理及体质骨髓细胞增生情况基本正常,增加甲基泼尼龙做实验性诊断治疗,效果仍不佳。经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原因,诊断为CTIT。4月18日开始换用罗普司亭,血小板水平开始有所提升,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最高值为158×109/L。

图片10.png

图2 本例患者治疗小结




罗普司亭是NCCN指南唯一具名推荐的TPO-RA




CTIT是肿瘤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风险与患者基础状态、肿瘤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手段密切相关。肺癌化疗所致CTIT发生率居高不下,不同靶向及免疫治疗方案CTIT的发生风险差异显著,尤其是靶向联合化疗所致CTIT发生率更高。CTIT不仅导致出血风险升高,更可能因化疗延迟或减量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成为制约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中国专家共识及NCCN指南均明确指出,CTIT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化疗剂量强度与患者生存获益。作为NCCN指南中唯一具名推荐的TPO-RA,罗普司亭通过特异性激活TPO通路,实现血小板计数的快速提升与持续稳定,其临床价值不仅体现在升板效率上,更在于打破CTIT与疗效妥协的恶性循环,为抗肿瘤治疗的连续性奠定坚实基础。

CTIT的管理须贯穿肿瘤治疗全周期,通过高危人群早筛、动态监测、多学科协作及个体化用药策略,构建“风险分层-精准干预-疗效保障”的闭环管理体系。罗普司亭的规范化应用将推动肿瘤治疗向“增效减毒”方向迈进,最终转化为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的双重改善。相信未来随着TPO-RA类药物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证据积累,CTIT的管理策略将进一步优化,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病例讲者
图片11.png

王晓华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UCSD大学,Moors癌症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江苏省医学会化疗与生物治疗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委,江苏省抗癌协会营养学分会青委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

江苏省肿瘤康复医学会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师协会肺结节与MDT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会委员

江苏省CRDS-NET学会委员

迄今主持课题5项,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第一通讯及共同通讯15篇,第一作者10余篇

获得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一项(第一申请人)



中国医学论坛报 侯良宇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